再想想姚家村只有一到三年级的小学,那满是黄土泥坑的操场,陈乔玉实在是百感交集。
学校对今天的家长参观日是花了大力气的,围着操场一圈都有各种展示。
有学校学生的画的画,写的字,还有个小朋友在打一套奇奇怪怪的鼓。
周姐告诉陈乔玉那个叫架子鼓,陈乔玉觉得初听的时候怪吵的,但是听进去了又觉得挺好听的。
操场靠院墙的角落竟然还有一块田地!
田地都不大,也就两米乘以五米的样子,中间还插着“一年二班”、“三年五班”的牌子。
菜地里面整整齐齐地种着蔬菜。
陈乔玉惊呆了:“现在的学生……也得种菜?”
周姐笑道:“是啊,现在的小学花样多,这是学生们劳动课要上的内容,让他们自己种菜,自己收获,回头还会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带回家叫爸爸妈妈做来吃。”
陈乔玉叹为观止,但又觉得挺好的——她说呢,人怎么能不会种地呢!
一直往前走,陈乔玉还看到各种照片墙,上面展示着学生们参加的活动,运动会、文艺汇演、服装秀、知识竞赛……
而操场中间则是各种亲子活动,陈乔玉好奇地上前看了看,结果看到一个玩泥巴的。
陈乔玉:“?”
这是在做什么?
松松正好跑过来,帮陈乔玉解答:“这是做杯子的!妈妈以前带我做过!”
周姐笑着解释道:“这是陶艺,也是培养小孩子动手能力的。”
陈乔玉憨憨地笑了两声。
你们城里人挺会玩的,玩泥巴就玩泥巴吧,还说是陶艺。
后面还有各种活动,但最后一个活动吸引了陈乔玉的注意——一个家长带着孩子,用胶往蒲扇上面粘小装饰,另外一对家长孩子在装饰一个竹编的小灯笼。
小灯笼的样子让陈乔玉觉得有点儿熟悉,但是一时又想不起来。
等到旁边的引导老师又从桌子下面拿出来一个竹编小篮子,还拿了一些彩色丝带,热情邀请陈乔玉和周姐带着松松动手试试的时候,陈乔玉终于明白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马老三编的小竹篓吗!
圆溜溜的!
她上回来现代畜牧站取小鸡崽的时候用的!
当时公交车上还有个女生说她要买,说什么汉服社要用呢!
陈乔玉的那根筋终于动起来了。
她拉着已经开始挑选彩带的周姐,结结巴巴地问道:“周、周姐,这个小灯笼,还有这个小竹篓,得多少钱一个啊?”
“啊?”周姐被这猝不及防的问题给弄懵了一下,反应过来才道,“应该几块钱一个吧。”
旁边有个家长听见了,主动搭腔道:“那可买不到,上次我家孩子幼儿园活动,我们买了一个类似的用来装饰,小号的都得十几块钱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