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爱花跟张永华接下了烧饼摊子的大部分活,英子跟陈乔玉也都轻松不少。
英子说了自己的打算:“我哥前段时间卖了几十只鸭子,挣了点儿钱,一部分还了公社和大队的钱,还剩下一些,他说想送我去夜校读函授中专。”
“这是好事儿啊!”陈乔玉跟柴爱花一听就来劲了。
“夜校还招人吗?啥时候开学啊?”
连张永华都忍不住竖起耳朵听,他们这一批年轻人没赶上好时候,上不了大学。
不上大学,那上高中也没用,所以好多人初中,甚至小学毕业就不读了。
现在能有机会上夜校读函授,甭管是中专还是大专,那都是好事。
英子不藏私:“招的,比学校开学晚一点,十月份左右开学,再过两个月才会出招生简章,我哥是给公社送鸭子的时候听人提了一嘴。”
她越说越好高兴:“要是你们能跟我一起去上就好了,还能有个伴!”
四人将这事记在心里,到时候一定去看看招生条件和上课要求,要是能上中专,那可太好了。
四人一边说话,一边卖烧饼,张永华听说汽水批发比零卖便宜不少,也动心了。
“咱们摊子上吃面吃烧饼的人多,有时候吃热了就想喝点儿汽水,要不我们也进来买吧。”
柴爱花一听,觉得可行。
他们家以前走街串巷卖烧饼的时候,也会捎带着卖点儿头花橡皮筋扣子针线什么的。
该说不说,张永华这个“只要是便宜我都想占”的性子,放在生意上,也算是有点小头脑。
就是不多,指甲盖那么大一点吧。
陈乔玉也觉得可以:“回头我给你们弄个泡沫箱子来,你们在家找床旧棉被裹上,去冰厂买块冰,还能做冰汽水。”
“说得对,那顺便再去批发点儿冰棍雪糕,反正咱们这个摊位好,在路口,来来往往的,能卖几根算几根。”
大家伙儿商量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边陈乔玉帮着忙过了高峰期,也在摊子上吃了碗炸酱面,才扛着东西回家。
第234章一天挣八十花一块,划算
东西挺多的,苹果跟肉虽然重,但是放在背篓里也不费事儿,装花露水的小玻璃瓶子也还好,小的反而不容易碰碎。
就是那一箱汽水挺麻烦的,搬不好搬,扛不好扛的。
最后还是取车的时候被老大爷建议了一下,买了两条宽橡皮筋带子,绑在了后座上。
正好陈乔玉的背篓还能搁在箱子上面借点儿力,路上骑慢点,注意避让坑洼,慢慢的也就回去了。
有自行车就是方便,虽然三蹦子快一些,但也就是中间段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