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元羲也不阻止,丹阳县自己人修建书院,起码会对书院有一种认同感,她已经把部曲交给了胡曲冯三将,让他们操练,只等常明义把矿山勘察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径,就开始开采铁矿。
&ldo;徐大人,还有两事我要与你说。&rdo;
听到姜元羲的话,徐峰隐隐生出一股期待来,莫非还有什么厉害的人物是他没留意的?
徐峰在脑海中搜索姜元羲身边的人,越看越觉得那几个上了年纪的人都不是普通人。
&ldo;一事是,段公欲在丹阳县传下他的道统。你也知,他身兼儒、法、黄老、名四家,我不知段公的心思,兴许他会把四家道统分别找传人留下,兴许会把四家道统传给一个人,就跟段公一个样。&rdo;
姜元羲不意外的见到徐峰激动得坐不住的走来走去,她一笑,&ldo;段公会做书院的山长,他会亲自教导蒙童,我猜着很大的可能段公会从中挑出品行好的、有灵性的孩子做他的传人。&rdo;
&ldo;应该,应该的。&rdo;得知段公想把道统留在丹阳县,徐峰早就恨不得能仰天长啸,这是他们丹阳县天大的造化,大造化啊。
全天下想求见段公的人不知多少,就是顶级门阀呢,对段公也会礼敬三分,能把段公的本事学到手,是天下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
徐峰心中无端生出一股懊恼来,要知道县令大人身边有段公,当初一开始他就不会冷眼旁观,定会支持到底。
紧接着又胡思乱想起来,他们县里的孩子基本都不识字,段公教导他们的时候会不会被他们的愚钝气着?到时候会不会觉得他们愚子不可教,然后就对孩子们失望,不想教他们了?
徐峰越是想,越是坐立不安,先前的兴奋都被忐忑取代了。
饶是姜元羲再怎么聪慧,也看不明白为何徐峰会突然唉声叹气起来。
这转变快得让她觉得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的话,在某些时候也是不适用的。
姜元羲想不明白他为何突然变了脸,继续道:&ldo;另外一件事,是关于朱先生的。朱先生是农家的矩子,他同样答应我会在丹阳县留下道统……&rdo;
&ldo;什么!朱先生是农家的矩子?!&rdo;徐峰失声叫道。
姜元羲点点头。
&ldo;天啊!&rdo;
徐峰又从坐立不安中走出来,满脸兴奋,脸色红得不行,&ldo;竟然是农家的矩子,竟然是农家的矩子!&rdo;
不怪徐峰如此失态,丹阳县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田地,一年两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丹阳县能自给自足都是靠着这些田地,丹阳县的人能长得如此健硕,也是因为不愁吃。
田地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而徐峰早年曾外出游历,他读过书,行过万里路,知道农家人,但他万万没想到会在丹阳县见到活的农家人。
活的!这是活的农家人!
还以为农家人只存活在书册里头了,想不到还有农家人留存下来。
农家最是注重农事和百姓,段公能带出丹阳县的辉煌未来,朱先生却是稳固丹阳县基石的人!
徐峰激动的走到姜元羲面前,&ldo;大人,朱先生需要多少孩童?我这就给他送去,让他好好教,不听话的我就亲自管教!&rdo;
姜元羲失笑不已,安抚他:&ldo;徐大人先不要这般激动。&rdo;
徐峰顿时觉得兜头浇了一盆冰水,冷如骨髓,&ldo;莫不是朱先生不满意我们县里的孩子?还是说朱先生在外勘察田地的时候,被人冲撞了?亦或是我一开始的做法让朱先生不满?我去给朱先生请罪去!&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