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天作之合鸾凤和鸣 > 第203章(第1页)

第203章(第1页)

贴经用的经文,乃《礼记》、《左传》,此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此为中经;《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此为小经,贴经里头考校的,大经、中经、小经都必须要有。

墨义,考的也是九经中的经义,摘取其中的一两句经文,让学子对它注释。

这一科儿子称之为明经科,能通过明经科的学子,说明他已经熟读经义了。1&rdo;

陈雄神色郑重起来,&ldo;你继续说。&rdo;

陈朝又道:&ldo;通过第一科明经科的人,才能进行第二科。儿子将第二科的考校内容同样分为两部分,第一个是明算,考校的是《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第二个是明律,考的是我北梁的律法。

这第二科儿子称之为秀才科,只要通过秀才科的人,就可以下派到各县做一赋税或者刑狱的小吏。2&rdo;

将科举制度弄得这般复杂,是顾以丹提出来的,陈朝一开始想不明白为何要考校算经和律法,更不懂为何只要过了秀才科就可以做一个小吏,还是顾以丹解释之后才茅塞顿开。

&ldo;父皇,国库要收赋税,就要懂得算经之人,这些人能很好的帮我们收取赋税,懂律法之道,不仅能在收取赋税上对那些平民百姓解释,就是在刑狱上也能有大作用。&rdo;

陈朝的解释让陈雄恍然大悟,接着又听陈朝道:&ldo;过了第二科的人可以参与第三科进士科,进士科不中,则下派各县当小吏,进士科中了,则父皇钦点七品官吏,委以重任。

进士科儿子同样分为两部分考校,第一个是杂文,考校的是诗和赋,第二个是策问,对我北梁的田地、经商、律法、军事、政务、漕运、盐政等等方面提出问题并作回答。

只有通过三科的人,才能称之为进士,进士方能以七品官之身为父皇分担解忧。

而儿子将这种考校称之为科举制。&rdo;

……

☆、第219章不能答应啊

&ldo;父皇,科举考校的内容繁多又复杂,比之察举制更考验学子的学问,相信若是父皇真的推行科举制,选取出来的学子必是我朝栋梁之才。不过……&rdo;

陈朝一脸的欲言又止,言语之间满是迟疑不决,让陈雄大好的心情微微有些不悦,&ldo;不过什么,对着父皇,不用吞吞吐吐的。&rdo;

&ldo;不过,科举制必会遭到世家的反对,若是父皇用了科举来选拔官吏,此后只要寒门子弟勤奋进学,就能与世家子一较高下,世家独大的局面将有所改变,他们恐怕不会放任父皇您掌控朝堂。&rdo;

陈朝的话落,陈雄的脸色陡然变得阴沉可怖,浑身都散发着寒气。

陈朝似是被这股突如其来的怒气吓着了一般,有些心惊胆战。

陈雄见了,摆摆手,&ldo;父皇不是生你的气,不用这般害怕。&rdo;

陈朝这才恢复了面色。

陈朝的话在陈雄脑海中不断回荡,越是想,越是气,猛地将手中的酒盏一扔,对碎成了几瓣的酒盏无动于衷,只恶狠狠的道:

&ldo;阿朝你说得很对,那些世家从来都与我们皇室作对,只顾着从我们皇室手中抢权,就是要维持他们的世卿世禄,什么狗屁的为天下百姓民生,呸!&rdo;

陈朝附和着骂了几句世家,带着忧心忡忡的道:&ldo;父皇,儿子不是无的放矢,儿子倘若真的在朝堂上提出科举的条陈,必会遭世家的反对。&rdo;

顾以丹说过,要把世家会反对科举之事在父皇跟前打招呼,这样到时候当他真的提出科举之事,世家若然真的反对了,父皇就为了打世家的脸面,一定会排除万难实行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