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义越是说,姜元羲神色越是凝重,常明义见此,更是把他所知道的科举之事倒豆子一般全倒了出来。
到最后说得常明义口干舌燥才停下,姜元羲已经沉思顾以丹提出的科举之法有何好处,对世家又会有多大的冲击。
好半响之后,她赞叹道:&ldo;这位顾三娘也是一位奇才,竟能想到这等选用官吏之法,若真的施行,天下寒门子弟都要感谢她,从此唯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了。&rdo;
常明义也认同的点头,&ldo;确实如此,这位顾三娘子还是有本事的。&rdo;
只凭弄出这么个科举选考制度,她就足以名留青史。
姜元羲想到顾家举办的育才书苑,免束脩让寒门子弟进学,原来用意在这里。
&ldo;这么说来,科举一事并不会这么快提出来。&rdo;姜元羲若有所思。
常明义讶异的看着她,&ldo;主上竟猜到了顾三娘子的打算?&rdo;
姜元羲摇头轻笑,&ldo;这不难猜,换了是我,我也不会白白浪费这等机会,更不会为他人做嫁妆。&rdo;
姜元羲看着常明义,背着手转了一圈,接着又看了一眼他,继而又转了一圈,如此三次过后,常明义被她弄得紧张兮兮,小心的开口问道:&ldo;主上,您这是……&rdo;
姜元羲吐了一口气,认真的看着常明义,&ldo;先生,既然你如今在顾三娘子身边做谋士,不知可否为五娘之故,继续留在顾三娘子身边?&rdo;
常明义一愣,很快就明过来,&ldo;主上这是要我做暗子?&rdo;
他想了想,应了,&ldo;主上有此吩咐,明义自会遵从,当主上需要明义之时,明义就会从顾三娘子身边回到您身边。&rdo;
姜元羲心中五味杂陈,见常明义应允,与他详细诉说了一通,让他先行离去,等他身影逐渐消失不见,姜元羲自嘲一笑,&ldo;我也开始变了……&rdo;
&ldo;世事总是磋磨人啊。&rdo;
☆、第173章坏事了
只要家中有人上朝的,都知道一件事‐‐太子抱恙,已经好几天没有上朝了。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这是太子又一次宿醉,所以没有来上朝,等到第三天依然不见太子上朝,大家这才发现不对劲。
太子抱恙的消息也就不胫而走,甚至宫中太后还派了太医去给太子诊治。
太医回来之后只说太子微感风寒,可此后连续好几天太子依然没有上朝。
甚至市井之中也传出风言风语,说太子已经病重,动摇了国本。
可不是,一国储君若是真的病重,确实会动摇国本。
消息传到宫中,陈雄起了探望之心。
&ldo;大师,你怎么来了?&rdo;
才刚刚走出北阙殿,陈雄就见高僧佛图澄来找他,遂疑惑的问道。
&ldo;圣上,今日乃您与老衲谈佛论道之日,老衲见您久久不至,遂过来见您。&rdo;
佛图澄是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一身气息祥和,态度不卑不亢,很得陈雄的尊敬,每隔几日都要跟他念经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