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退了位,让永璂登基,改了年号,到底没有留住皇额娘。可是弘策却猜不出自己的寿限在哪一天,也许他终会走在那拉景娴的前面,毕竟他足足大了那拉景娴十一岁。
&ldo;弘策在想什么。&rdo;那拉景娴看着沉思的弘策问道。
自当了太上皇后之后,那拉景娴倒不像以前那样称呼弘策为皇上,也没有叫太上皇,年老的他们去了称号后,叫名字更让他们觉得亲切自然。
他们之间并没有轰轰烈烈的感情,而是如涓涓细流般的细水长流,那拉景娴虽然也羡慕着那些故事里,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却知道那样的感情最是脆弱不过的,如炫烂过的的烟花,转眼即逝。
所以即便是羡慕,她还是喜欢现在这样子,相濡以沫,相伴到老,这才适合自己。
弘策缓缓地摇了摇头,并没有把心底的心思说出来,而他也没有打算说,即便说了又能如何,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自上次了空那里回来之后,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几人倒不似以前那样拘在圆明园了。
以前他们是爱喜欢出去玩的,只是年纪大了,倒很少远行了。而这几年来,发生的事情也多,特别是耿精灵和耿精卫去世后,让他们很有种物似人非的感觉。
自从得了了空的话,弘策几个并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做才是真的好,真的对。所以他们穿着便服,走出圆明园后,便深入民间,在京城一处院子里生活。
永璂他们这些儿女对于弘策、富灵阿、瑚图玲阿还有弘昼几个的做法,很是头痛的。毕竟老父老母好好的皇宫不住,公主府不住,亲王府不住,圆明园不住,跑到外面来,又还不要护卫太监丫环跟着,怎么不让他们担心呢。
&ldo;皇额娘,你怎么也不劝劝皇阿玛。&rdo;永璂揉揉太阳穴,拿弘策和那拉景娴没有办法,想着怎么劝才能把这一双年迈却好动的父母给劝回宫去住。
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这里同样是如此,他们的儿女知道后,都劝着他们回公主府或者亲王府去住着。
可是弘策他们自然不愿意的,而且也不喜欢永璂他们过来,免的暴露了身份。
这一生早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现在也不是不让人侍候,只是不希望曝露了身份,免的让他们做不成事情。甚至弘策几人还对永璂他们道,若是永璂他们再来,让他们的身份曝露了,那们就出京去。
这一下,永璂他们再不敢乱来了,不然真的把弘策他们惹急了,出京就更麻烦了。
人老了,性子难免会比以前多了几分的固执,弘策他们决定的事情,就无法更改了,不撞南墙不回头。
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几兄弟妹就是想做善事,而那拉景娴、阿康、那木扎尔、吴扎库氏这些老伴自然也和他们的一起的。特别是在他们听到了弘策几个人隐姓埋名地在外面居住,做善事时,大家都来了劲了。
却不想有时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隐姓埋名的他们想搞慈善,想接济贫困区、求助病人儿童,可一无权,二无势,在天子脚下,还真是寸步难行。
就是表示自己有钱了,反而遭人惦记上了,倒惹了不少的事情。要不是永璂他们一直不放心,还让暗卫去保护他们,没准备还真出事了。
京城这天子脚下,各种关系千丝万缕复杂的很,而给弘策他们这么一闹,有一些蛀虫又被连根拔起,算起来让他们误打误撞倒也为民除害了。
虽然八个老爷爷老太太的,多才多艺,要智慧有智慧,要决心有决心,但若不运用一些关系,这好事也难做啊。
可弘策他们不是不想用权,用关系,但了空之缘,他们只能靠自己,不能有强权。不然以他们的身边,动动嘴就可以了,哪里还有自己亲自上马的。
不过在他们的恒心之下,很快在京城的贫民窟办了个广善堂,救死扶伤,接济困难户,帮助他人度过难关。
要说在这繁荣的大清,特别是天子脚下的京城里不家贫民窟,那是很意外的事情,便是弘策和富灵阿、瑚图玲阿、弘昼他们都诧异的很。
现在的贫民窟可不是以前的贫民窟,以前的贫民窟早被弘策所用,而没想到十来年后,这里又有了贫民窟。
有些人是真的让人怜悯,但有些人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虽然大清比以前富了,但不代表就没有穷人了。
相反,穷人也不是不少的,要是都富了,哪会这么多的奴才奴仆的。
弘策他们的广善堂,还收留一些孤儿,还有老年人,教他们读书写字等等。
这一次,弘策他们倒没有一开始的那么难了,顺顺利利地办了广善堂。
永璂见几个老人整个人打了鸡血一样,好似瞬间有了活力,把广善堂弄的风声水起,而且有声有色的。
心中一叹,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长辈们这一生太寂寞了,这是想弄点事做,调剂一下生活。
本来很多人都观望着,毕竟现在很多慈善堂、医馆大都被清政府垄断了,当然民医还是有的,但清政府在各地都开设了政府的学堂,还有慈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