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康熙的子孙,嫡庶只要过了六岁都可以进上书房学习,只是嫡庶也很分明。皇子还好,但皇孙是嫡庶分开教学的,可见在康熙的心中嫡庶还是分明的。
康熙如今还在上书房的皇子有六个,二十子胤祎、二十一子胤禧,二十二子胤福,二十三子胤祜,二十四子胤祁,二十五子胤秘。胤祁和胤秘都是低位份的后妃生的,在年氏盛宠之下,后妃们战争幸存的。也是和胤福一样体弱多病,药罐子一枚,却没有胤福的幸运,所以也并没有受到康熙的重视。
如果后妃不再有任何的消息,这也是康熙最后的子嗣了,康熙虽然并不多重视,但也没有亏待他们,只是心中对他们的生命不报太大希望。
康熙的儿子多,孙子也不示弱,不算其它成年大婚和未满六岁的,在上书房的嫡孙庶孙就有近三十个,可见队伍是多庞大。
康熙的嫡孙是非常的少,这么多个儿子,也只有七个嫡孙。老三嫡子弘晟,胤禛的嫡子弘晖,老十的嫡子弘暄,十三的嫡子弘敦、弘蛟、弘况,十四的嫡子弘明。其它的儿子都没有嫡子,都早夭了,可见后宅争斗多么的厉害。
在上书房的嫡孙也只有三个,弘暄、弘敦、弘蛟,其余23人都是庶孙,所以康熙的上书房不像庶孙开放也不行。
今天主要也是考验着皇子皇孙,重在皇孙,宗世这些也只是陪着,康熙也是想看看儿子们的下一代如何。当康熙带着一众人落座后,皇子皇孙们都表现的有些紧张,以弘皙为首的皇子皇孙们都按着座位依次做好。
弘皙是太子的侧室子,也是康熙的皇长孙,觉得康熙的喜爱,自小就带在宫中教养,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太子虽然倒了对弘皙有很大的影响,但因着康熙对他的宠爱还是一如既往,所以弘皙还是很自信的。
成年的皇子皇孙坐一边,未成年的则坐另一边,弘策这个成年了又没有大婚又耗在上书房的异类还是跟着弘晖他们坐着。
与大家不同的是耿精卫是站着的,这一次耿精荣也在荣幸在此列,可以看出康熙对文臣还是很重视的。
第一关则是太傅自己出题考,也是一个小测验了,也是考所教的综合知识。
第二关则是朝臣们出题,这一关则复杂一些,毕竟这么些朝臣由着张廷玉为主出题,对皇子皇孙们进行考核,问题就带着针对性了。
最后一关则由康熙出题,以结束这一次的考试。
康熙和朝臣们是监考也是出题人,而参与朝政的皇子们则另坐一边当观众,他们虽然不是被考核人,但心里也不轻松。被考核的可是他们的儿子,与其说康熙在考核皇孙,不如说是透过皇孙来考核他们。
成年皇子这边,弘皙的表现无疑是最优秀最老练的,但其它的皇孙也不弱,毕竟弘皙的年龄占长,又比他们早参与朝政,经验丰富一些。
第一关太傅们的题,皇子皇孙们都答的很好,可以看出,大家也是用功的了。就是个别的年龄小,答的有些差人意,但大家也没有放在心上。
整个场上,除了弘皙之外弘历和弘参最出风头,弘历是峦足了劲拼的,把弘晖和弘昀还有弘时,甚至一众的堂兄弟都甩到后面。
这个时候弘参当然不会让弘历出头了,他不是弘策,还顾忌着弘晖。反正他是小的,倒不怕这些,所以怎么样都压着弘历一头,让弘历内心对弘参是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的。
一时间弘参和弘历两人成了上书房独特的风景线,赚足了众人的目光,也让弘皙的脸滴墨。
第五百五十七章尽孝
妖孽,这里朝臣们在心里对弘参的评价,不过也只是心里说,不敢真的说出口。天才总是会夭折的,特别是在皇家,太过聪明的人死的快。
所以很多人都学会了藏拙,当然想出头的人大把,因为在皇家这优秀云集的地方,有时候过于藏拙就会被遗忘,只有适当的地显露自己的才能才能得到关注。
弘皙就是这一类的,他是皇长孙,下面一众优秀的堂弟们,他如果不表现,就只会被越过。而且他也和太子一样是康熙教出来的,若是压不过堂弟们,那康熙更会觉得他笨了。
还有胤禩也是一类,不得康熙重视,他只有朝中施展才华让百官拥戴,不然等着康熙注意到他,黄花菜都凉了。
胤禛的神情看不出什么来,目光紧盯着两个儿子的辩论,刚开始其它的皇子皇孙还能参与,到了最后便专看弘参和弘历的表演了。
参娃不得不承认弘历确实很聪明,很多问题都能举一反三,可是参娃很想说,他们这样太过于出风头并不是好事情。
可是弘历并不明白这一点,他脑里只想着怎么把弘参给压下去,只要把弘参打败了,他就是第一了,就能得到康熙的注意了。
参娃的精神力一直都放开着,自然注意到了场上众人的表情,有人看着兴致勃勃,也有人看好戏似的,更有羡慕嫉妒恨的,欣赏、怨怒的等等情绪。
这么多的皇子皇孙,宗世等等,边上的大臣也都和他们有关系的,他们就这样霸着整个场,不让别人出头,那不是招人怨恨嘛。
参娃也不再指望弘历能发现这一点。很巧妙地把话题抛给了弘皙,弘皙自然不想当观众,参娃抛出橄榄枝,弘皙也就接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