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汉臣的地位虽然没有满人的高,可朝堂上的汉人最多,康熙就不怕到时候皇位回到汉人的手里。&rdo;小金再道。
&ldo;如果年氏升贵妃了,那不是升了两级了,年氏现在可是个侧妃。&rdo;耿精灵点出道,汉臣太低估了康熙的心思了吧,居然支持着年氏升到贵妃去。康熙又不是乾隆,哪里会这般的胡来,就是再宠爱年氏,也不会把年氏越过正妃抬到贵妃位置上,这让那些侍候他几十年的女人情何以堪。
&ldo;汉臣还是太急了,想着年氏得宠,现在又怀了龙种,便坐不住了。年氏真的坐到贵妃的位置上,她的儿子一个都保不住,他们可以看着一个汉妃坐到贵妃的位置上,但绝不会看着汉妃还带着皇子当贵妃的。&rdo;参娃皱了皱眉头,这朝堂上又得一番风雨,其实封不封最主要还是看康熙,但年氏真要升上去,她的儿子死的更快。
&ldo;这些皇子们斗的你死我活的,但若是年氏这边闹这一出,没准大家但会团结起来呢,到时候年氏还真是凶多吉少。&rdo;夭红现在想来也觉得不可能。
&ldo;我倒觉得汉臣不会这般的傻,这个时候跟满人对立起来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康熙不可能会不护着满人的。这事定是年家起的头吧,定也不会是每个汉臣都参与的,毕竟这事胜算太不,风险太大了。&rdo;耿精灵看着夭红问道,满人虽少,但权利大,真的要打压汉臣,又有康熙的支持的话,汉臣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的艰难了。
&ldo;是年家起的头,不过有着老八在后面推着,所以朝堂上支持着年氏升贵妃的人很多,老八那边的满臣虽然没有反对,但也没有支持。&rdo;夭红把她从朝堂上听来的消息一一说着。
今早的朝堂可是为了这事炸开了锅了,有些皇子们的脸色可不怎么好。毕竟年氏才入宫多久,一下子就要骑到他们母妃头上了,而且胤福也得跑到他们前面去了,他们哪里能咽下这口气。
&ldo;康熙的反应呢。&rdo;这才是耿精灵最关心的。
&ldo;康熙并没有马上答应,但也没有斥责汉臣,只是说再议。&rdo;
&ldo;看来后宫要下大暴雨了。&rdo;朱朱兴奋道,有热闹看最好。
&ldo;年氏要升,肯定佟贵妃还有四妃也要有人升上来,所以刀光剑影是很正常的。&rdo;参娃分析道,仿佛也预料到了后宫之争了。
&ldo;佟府一族定会暗里支持着年氏升位份的,年氏升了,佟贵妃就是没有皇后之位,也有皇贵妃之位。而四妃当中,定有一个人坐上贵妃之位。或者,四妃当中有两个坐上贵妃之位,年氏则升上正妃,这个比较合理。&rdo;耿精灵也是一脸的兴趣,现在的大清早变了,就看朝堂和后宫各势力之争的结果了。
&ldo;啊啊,好期待啊,你们想谁赢呢。&rdo;朱朱兴奋地跳了跳。
众人无视之,参娃拍了拍朱朱的脑袋,&ldo;谁升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rdo;
&ldo;不会是德妃升吧?德妃升了对胤禛和十四都是好事。&rdo;夭红突然想到,德妃升了,胤禛和十四就是贵妃之子。
&ldo;那还不如不要升,胤禛有没有这个贵妃的生母,也没差,反正最后皇帝会是胤禛。&rdo;耿精灵皱了皱眉,德妃要是升位的话,对胤禛的帮助并不大,便更会给十四增加筹码,于胤禛来讲只能是阻碍。
灵心境这里各种的猜测,后宫里那是翻了天了,死寂的后宫一下子随着年氏升位传言鲜活了起来。后宫一干女人都坐不住,有人升,自己有人补,所以大家都积极了起来。
回府后的胤禛表情还是淡淡的,但心里有些期待,但又有些纠结。耿精灵知道胤禛没有意外的会支持着德妃,德妃的希望也确实较大的,就不知道胤禛会不会如愿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后妃的心思
&ldo;皇上,臣妾这一生只想胤福和腹中的皇儿平平安安的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有生之前,臣妾也只想陪伴在皇上身边,只要能一直侍候皇上,臣妾就心满意足了,臣妾并不在乎那虚名。贵妃之位,臣妾心中不是不想,因为那个位离皇上更近一些,只是比起胤福和皇儿的安危,臣妾不再卷入升位之争。&rdo;
景仁宫侧殿,年氏柔弱扶柳般地依着康熙的怀中,娇柔的嗓音如流水般缓缓地向康熙诉说着。她心里渴望着那个位置,也希望这一次能升位,但是又慢康熙觉得她心计重,现在康熙到了景仁宫,她自然不会错过这机会了。
康熙柔情地看着菟丝花般依着他而娇弱的年氏,暂时裉去了心中的怀疑,也泛起怜惜。他心中也分明,就是再宠年氏,他也从没想过考虑胤福为下一任的储君。
封年氏为贵妃,康熙倒没觉得什么,毕竟年氏现在是他宠爱的女人,而且年氏让康熙找到了年轻时候的那种冲动和活力,这也是康熙为什么会宠着年氏的原因。
康熙伸手微微一抚摸着年氏的背,再看着年氏还未显怀的腹部,手轻轻的抚着,脸上尽是柔情。看帝王脸上看到这样的表情,于后妃来讲无疑是最幸福的,年氏也是如此,面上也有了羞色。
&ldo;皇上,皇儿也才一个多月,得三四个月后才显怀呢。&rdo;年氏脸上泛起了母爱之容。
康熙轻嗯了声,收回了放在年氏腹部的手,看着年氏道:&ldo;若玉妃早生些年,朕会给你更多更好的,只是现在怕是得委屈你了。&rdo;
年氏听了康熙的话,心中一紧,皇上这般说。是在告诉她,升位的事别想了。不过年氏还是温情淡然地看着康熙道:&ldo;臣妾也有想过,若是早生些年,臣妾便有更多的时候陪伴皇上了,不过,臣妾现今得了皇上的怜惜,也心满意足了。只要能侍候皇上,为皇上生孩子,臣妾就不委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