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也不是什么忠贞之人。在家族的劝解之下,又有着对老夫人死的愧疚,还有因着老夫人丧事的事冷着了四儿,所以倒也和赫舍里氏好好相处着。
现在老夫人过世了,大家都在守孝中,四儿也并不担心隆科多对赫舍里氏不规矩了。而且赫舍里氏还是个小女孩子,身子都没长开,四儿才不信隆科多能吃的下去。
四儿对于自己的美貌和身段还是挺自信的,曾经,她也觉得跟了隆科多委屈了呢,以她的样貌就是进了后宫至少也拿下妃位了。
不过老夫人死后,这当家的权利到了赫舍里氏的手上,四儿还是气郁的,可是现在她又不能如何。
岳兴阿和朱朱在老夫人的丧事之后便都离开了佟府,朱朱则回了王府,岳兴阿则又向康熙请旨到边关,他并不想待在京城,朱朱现在在王府过得好,他也放心。
康熙也想着十四始终要回来,边关自然要有人守着,若是岳兴阿有这个能力自然最好。所以康熙封了岳兴阿一个从五品的安抚使到西藏去做为管理事务的官,也是行军的主帅。
岳兴阿又一次别离了,有了一次的行军经验的,他成长了不少,而且胸怀着大志,岳兴阿是满腹的激情。
十月,康熙下旨召了抚远大将军王会议明年师期。
本来众人觉得十四远在边关,皇位的希望不大了,哪知道康熙这一出,又把十四给放到风浪尖口上来。
八爷党这一边最是坐不住的,其它的皇子他们并不担心,毕竟其它的皇子没什么党羽,不似十四。这可是当过将军的,谁知道会不会有兵力的支持,而且也因为康熙之前把十四推了出来,所以支持十四的人也不少。
康熙这般做让其它党派的人心并不稳定,因着这事,有一批人纷纷落马,也让一批蠢蠢欲动的人暂时歇了心思。
&ldo;八哥,我们还要再等下去吗?&rdo;老九有些失去了耐性了,每次觉得最有希望的时候,康熙总是来一出灭了他们的希望。再这样下去,情况对他们相当的不利的。
他们八爷党本来就是很好的,人心也凝聚着的,可是因为康熙的作为,让众人误以为下一任储君便是十四,所以也导致着他们党内人心不稳定。甚至有些表面上不敢背叛他们,可暗里在支持着十四,这是最让老九愤怒的。
&ldo;不过是几个跳梁小丑,九弟无需担忧。&rdo;老八还是依旧淡淡的,也胸有成竹。
&ldo;八哥不急,臣弟可急了,皇阿玛看样子并没有把皇位交给八哥的打算,八哥,我们得重新计划了。&rdo;老九劝道,他并不想输了,一旦他们输了,那下场老九都有预测了,他输不起。
&ldo;九哥,难不成要反?&rdo;老十有些吃惊的道,他不是没想过要反,可是这不是没到最后一刻嘛,他们现在就谋着反,是不是过早了。
&ldo;十弟,皇阿玛一直就忽略我们,虽然我老九对皇位没有兴趣,但是现在自然希望着八哥假以时日荣登大宝的,可是皇阿玛却不是看重四哥就是抬着十四,那个包衣奴才生的儿子就真的这般好。&rdo;
老九站了起身,气不过的他狠狠地喝了桌子一脚。对于康熙的做为,老九心里是很愤怒且不甘心的,觉得康熙很偏心胤禛和十四,对他们则忽略着,看不到他们的做为,看不到他们的表现和功劳。
老九有种既然你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的精神。
这个时候的胤禩神情也慢慢凝重了起来,如今已经是康熙五十九年了,是该想想后路的问题了,如今康熙还是那么的不实相,那就反吧。
逼不得已的时候,他不介意让整个人紫禁城陪葬了,老八心里发着狠。皇位,他一定要得到。
老十的神情也慢慢地凝重着,如果得不到康熙的支持,那反就反吧,反正不成功便成仁,霍出去了。
老八、老九、老十三个达成了共识后,便开始着重新定位和谋划,不管如何都要拿下皇位。
胤禛的书房这里,大家也急着,鄂尔泰首先发言着:&ldo;王爷,十四贝勒若是真回朝了,对您可是相当不利啊。&rdo;鄂尔泰心里可是担心的不行,觉得这个十四可比八皇子威胁大多了。
&ldo;是啊,王爷,明年可就是皇上御极六十年,却在这个时候召十四贝勒回京,莫不是有意让十四贝勒当太子。&rdo;一位陌生的老臣也出言道,他是汉官出身的田文镜,是支持着雍王爷的,现在心里也担忧的不行。
胤禛看向邬思道,可是邬思道沉默了,这个时候谁也不知道康熙的真正心思,没准真立了十四当太子也不一定。
胤禛转向精卫,因着精卫在康熙的身边较多,所以胤禛还是想从精卫这里知道些什么的。康熙的身体虽然病好了,但年纪越大了,小病小痛还是有的,而现在每个皇子都盯紧着康熙的身体,又防着兄弟的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