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封大将军的胤祯意气风发,跪受敕印,谢恩行礼毕,随敕印出午门,乘骑出天安门,由德胜门前往。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并二品以上大臣俱送至列兵处。大将军胤祯望阕叩首行礼,肃队而行。
&ldo;八哥,你看他那样,还真当自己就是太子了。&rdo;老九看不惯十四那表面谦虚却目中一切的样子,而且十四的荣宠也让老九心里犯酸着。
&ldo;九弟禁言&rdo;老八看了周围一眼,轻声喝道,提醒着老九这是公众场合。
老九不甘地闭了嘴,也知道自己在公众场合上失态了,好在没被人听了去,不然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不过他们的话小声,近来五感灵敏的胤禛还是听到了,胤禛看着十四远去的队伍,久久沉默,太子……握紧手中的拳,他不甘心。
十四离开后,康熙又下旨命老七胤祐、老十胤俄、十二胤祹分理正黄、正白、正蓝满蒙汉三旗事务。朝臣和皇子们都看不透康熙到底要如何,不过还是相安无事着,在这个时候大家也都警惕着。
朝中如今最热议的话题不是西藏之事,而是立储之事,在康熙这一次病后,立储之事在每个早朝都有人提出来。康熙还是守口如瓶,并没有选定他的继承人,十四党提出十四,康熙也并未答应。八爷党提出胤禩,康熙皱着眉着,还是不答应。老三,胤禛这些皇子也都被提了出来,可康熙始终都不松口,皇子们,朝臣们皆无奈,但却并不死心。
胤禛大这之后,做起事来更加的卖力了,几乎是废寝忘食的。耿精灵知道胤禛心底不甘心,他这是要证明给康熙看,表现他政治上的能力。不止胤禛积极的表现,皇子们哪个不表现的,就是得不到储君之位,升爵也是个不错的。
胤禛的表现得到了康熙几次赞赏,对这个儿子在政事上的能力,康熙是很肯定的。只是胤禛不知节制的工作,一点都不顾自己的身体,康熙对于胤禛这样要工作不要命的工作狂样子,并不赞成,几次把胤禛叫去,都是谈着胤禛的不当工作之事。
和康熙谈过之事,胤禛稍微收敛了一些,可工作还是非常的卖力,几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绩效,让老三胤祉、胤禩那边很是有压力。
老三胤祉那是憋气的很,按理来说,老大和太子倒了,他为长,是最占优势的。可是现在这些弟弟们个个都冲到了他的前面,他怎么能开心起来呢,心里自然是无限的压力。
胤禩从来不小看胤禛,虽然自己是从现代来的,本身就带着优越感,可是面对胤禛的时候,胤禩有时候还是自叹不如的。先不说胤禛的忍耐还有计谋,就是卖命工作的这一点,他自认为是做不到的,他没法像胤禛那样没日没夜地工作。
胤禛这样子,后院女人们虽然担心着他的身子,可是也劝不住。这一次就是耿精灵出马,胤禛也并没有收敛,干脆就直接把户部当成了他的家,而王府成了客栈了。
好在有着高吴庸的提醒,胤禛也不会不顾及身体,康熙看到了胤禛对工作的认真和努力,也是很高兴的,慢慢的也把一些事情放心地交给胤禛处理。
第四百九十六章母女谈话
皇太后葬入东孝陵,谥号为孝惠仁宪端懿纯德顺天翊圣章皇后。十二月,孝惠章皇后升祔太庙,位于孝康章皇后之左,颁诏天下。
众人大赞康熙的孝心,可是在耿精灵看来,康熙固然也是对皇太后有孝心,但也不是没有目的。皇太后是蒙古科尔沁博尔吉吉特氏,康熙这么做也是为了给蒙古人看,大清还是看重蒙古的。
顺治在位的时候,有孝庄在,所以后宫蒙妃占多数。而到了康熙这里,都是满妃和汉妃居然,蒙八旗贵女都被康熙赐给了宗世居多。后宫里的蒙妃也就一两个,皇太后并不会像孝庄那样管这么多,所以康熙的后宫里几乎见不到蒙妃。
虽然康熙经常对蒙古诸王大肆封赏,可心里是很防着蒙古的,皇子里面也只有老十聚了蒙古贵女为福晋,其它的都是满八旗贵女。而康熙把十福晋赐婚给老十的时候,也绝了老十的皇位希望,大清不可能再出一个蒙古皇后的。
蒙古有着黄金血脉,不会甘心地向满人称臣的,康熙也一直都知道,所以并不放心蒙古,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大清的公主几乎都是了蒙古准备的。
嫁出去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大清就是收了蒙古贵女,却都不会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大清的公主若是嫁到蒙古,那都是正妻,妾侍还是有的,蒙古的男人不可能会守着大清的公主过日子。虽然娶了大清的公主,就成为大清的额附,但他们不会没有妾侍通房。
大清的公主在深宫中本就娇生惯养的,到了蒙古不一定能适应蒙古的环境和生活,在蒙古的地盘上,一个外来的公主想要斗赢蒙古女人,也是难的。
孝惠章的去世也让大清还有蒙古知道。大清的母仪天下之位将不会再有蒙古贵女,更别说成为妃位以上的后妃了。
皇太后的去世,也让蒙古人迷茫,对与大清的关系也看不到未来。如今西藏准葛尔的事还在发生,康熙也并不想看到蒙古这边也起了异心,所以到婚配年龄的皇室贵女又开始了她们逃不掉的命运。
&ldo;我不嫁。&rdo;这几乎是每个皇室女儿都想大声说出来的话,想大声地反抗,可是最终,还是认命地嫁。
雍王府的三格格欣妍今年正好十三岁,自然就在嫁蒙古的一批人员名单里。大清不止嫁的是公主、郡主、县主还有多罗格格。都是以皇室的女儿为主,当然也有大臣的女儿,不过蒙古也是不好糊弄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