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胤禛在御书房里面见康熙,向康熙汇报工作。完事后,胤禛便恭敬地起身,朝着康熙福了福礼。准备告退了。
&ldo;老十三一向同你亲近,这些年来也一直有你照顾着,府上倒也没什么事。既然如此,你便保持着,朕希望你们兄弟间的情谊一直继续,朕把他交给你了。&rdo;
胤禛一顿,回头看着康熙无波的眼神忙跪下来祈求道:&ldo;皇阿玛。十三弟并不怨您,儿臣会照顾好十三弟的。&rdo;就是康熙不说,他敢会对十三好,在他心里,十三就是他最亲的兄弟。
康熙看着胤禛点了点头。却并不解释,而是朝着胤禛挥了挥手,淡淡道:&ldo;退下吧。&rdo;
出了宫门,胤禛心里更是确定了,康熙心中一直记得十三,只是不想十三趟入这片夺嫡的浑水里。这样想着胤禛心中还是羡慕着十三,康熙对十三的爱现在看起来,一点也不比太子少,甚至比太子幸福。
因为很多时候。站在风浪尖口上的太子也是属于孤军奋战,受到各种算计有时候还得不到康熙的理解,反而被康熙警惕。而十三却得到了康熙的保护,确实幸福了,至少他们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胤禛回了府里便进了书房,然后让人把弘晖、弘昀、弘时、弘策几个儿子叫过来一起议事。现在儿子们渐渐长大了。虽然四个儿子里最小的弘策才八岁,但胤禛也已经让儿子们参与政事了。
而弘策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旁听,很少会出声,四人里面,弘昀和弘时都表现的比较活跃,而弘晖也不甘落后。其实他们再怎么样长大,也都只是胤禛的孩子,没有儿子不希望得到自己父亲的表扬的,当然弘策是个例外雍正小老婆。
因着弘昀和弘时突出的表现,得到了胤禛的几次表扬,而弘晖便被胤禛要求加强学习,弘策则被华丽的忽略。其实胤禛只是让弘策过来参与,却从未期待过弘策有什么好的见解,而且弘策几次表现的中规中矩甚至慢半拍的表现都让胤禛挑了挑眉,也随他去。
对于弘昀和弘时表现出来的优秀和积极,弘晖还是压力山大的,特别是当弘昀在有些问题上见解比他独特的时候,弘晖就非常的吃力。感谢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的弘晖便更加的努力,一回到墨玉阁便勤学苦练,怕自己被弟弟们给比下去。
李氏对此是高兴的,因为在这里面,她的儿子们是最聪明的。她不是没想过树大招风,可是她现在怕什么呀,如果她的儿子们现在不起胤禛的重视,不在胤禛面前好好表现,怎么得到胤禛的注意呢。
而且李氏也不怕儿子们招了暗算了,她都让自己培养的暗卫来训练儿子们,所以儿子们的优秀,李氏心里是很自豪的。
相比李氏的高兴,那拉氏那就是恨的咬牙切齿的,虽然弘晖勤奋是好事,可现在的弘晖就是拿命去学习了。那拉氏一向心疼弘晖的身子,现在看着弘晖这般的累,她有时候便亲自下厨给弘晖煲汤,又嘱咐着瓜尔佳氏婉如多多照顾弘晖。
瓜尔佳婉如也知道弘晖更强大一些,毕竟嫡子若是被庶子比下去也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何况弘晖还是世子。
不过现在她唯一的遗憾便是孩子的问题,虽然弘晖现在对她比起前更好了,感情也比刚嫁进来的时候好很多,可她还是想要个孩子。
景然院里,胤禛过来看龙凤胎,而弘策正好也在。胤禛见此,让人退下后,便和沉声问着弘策道:&ldo;你最近心思都用哪去了。&rdo;
&ldo;回阿玛,儿子心思在学习上。&rdo;弘策忙道,要真应了胤禛的话,到时候没准罚他呢。
&ldo;你年纪也不小了,有些事该懂的还是要懂。&rdo;他心里对这个儿子好奇着,有时候好似觉得他什么都不懂,可有时候他好似又什么都懂,那表现动作都很淡定自若,不似弘晖的和弘昀雀跃、弘时急进的表现,甚至比他们更成熟。
&ldo;不算很懂。&rdo;弘策认真道,他就是真懂也不能说啊,当了两世皇家的儿子,他还真学会藏拙了。以前为了夺嫡,为了引起康熙的注意,他向来是张扬的,藏拙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现在他学乖了,何况表现太厉害了,只会让人对他防备,也会让弘晖那苦逼的娃更加的苦逼,所以他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好。
胤禛见了弘策这个样子,也知道这个儿子不愿跟他说实话,弘晖是他一手教出来的,所以他了解弘晖。而弘策因着是小人儿为他生的第一个孩子,所以他重视也关注着弘策的成长。
&ldo;学会藏拙是件好事,可凡事不能太过了。&rdo;若是别的儿子,胤禛一定会觉得这个儿子小小年纪心思深沉什么的,可是弘策,他却不会,也有心教弘策的。
&ldo;儿臣谢阿玛的指点。&rdo;弘策朝着胤禛鞠躬道谢着,一直知道胤禛是个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的能手,现在这么轻易地看出他来了,看来还是他演的太过了。
&ldo;你明白就好。&rdo;胤禛露出欣慰之色,儿子们的优秀也是他为父的骄傲,虽然这继承人之位他是留给弘晖的,也希望弘晖一样优秀。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希望其它的几个儿子是笨人是庸人,五个手指有长有短,对于弘晖,胤禛是寄予厚望的。对于弘策侧是偏爱多一些,而弘昀弘时虽然得到他的重视少一些,但都是他的儿子,胤禛自然都不会过于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