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在众多儿子当中,不是康熙最满意的,可现在看来康熙对胤禛的印象算是中肯的,不好也不坏,也肯定了胤禛的成绩。再加上对比其它儿子后院的一团乱,孩子严重早夭什么的,老四的子嗣成活率很高。如今算算,老四有一个嫡子,五个侧室子,女儿有四个,这在众多兄弟里算是不错的了,就是太子府上都没这般。
而且最让康熙满意的就是老四这个儿子没有同其它儿子一样抱团,且结党营私,来危及到他的皇位。
康熙把胤禛以往做的事想了一遍,心里对胤禛的好印象节节高升,现在看来一从儿子当中,老四是最让他放心的。
&ldo;老四,朕知道你一向最靠谱,所以交给你的差事,朕也是最放心的,你一向也完成的很好。只是这一次朕把镇灾之重事交予你,可现在你看看朕御案上的这堆弹劾你的奏折,你整出了多大的事。&rdo;康熙原本是想严肃的表情对着胤禛的,可是看到胤禛一进来便恭敬地向他请安,沉默寡言跪在他身前,康熙语气便缓了下来。
胤禛对康熙的话并没有一下子反驳,而是在康熙说完之后,胤禛表情谦诚地看向康熙然后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个头,请罪道:&ldo;皇阿玛息怒,儿臣此事一意孤行,没有向皇阿玛禀报便自行决定,让皇阿玛劳心,请皇阿玛降罪。&rdo;
&ldo;你给朕说说,你为何让弘昀他们参与救灾?弘昀也就罢了,还是在上书读收的,可弘时和弘策都还未入上书房,就你府里那邬思道能教出何来。&rdo;康熙出言道,点明了邬思道,每个儿子府里都有他的眼线,胤禛给儿子们请的教习先生自然也逃不过他的耳目。
胤禛并不奇怪皇阿玛知道邬思道的存在,邬思道虽然是他给儿子们请的先生,可私下是他的谋士,他也从没拿邬思道和上书房的那些太傅比,这也是比不来的。
只是现在皇阿玛是在问他让儿子们管理粥棚之事,胤禛出声地解释道:&ldo;回皇阿玛,儿臣此事让弘昀他们参与粥棚之事并非儿戏,而是经过了一番考量的。&rdo;
康熙看着胤禛没说话,等着胤禛的下文,就听到胤禛接下去道:&ldo;弘晖是亲王府的世子,儿臣很早便让弘晖协助儿臣参与政事,让他早日为大清效力,为皇阿玛分忧。而弘昀、弘时、弘策虽是侧室子,且年纪小。可身为大清的皇孙,爱新觉罗氏家的子孙,儿臣不希望他们只局限在后宅里,而是希望他们走出去,通过这一次的救灾之事了解百姓,体会百姓的难。
皇阿玛治下的大清土地辽阔且富产丰富,儿臣由衷深感自豪,也希望他们早日能为大清效力,而不是拘在后宅里当个不知人间嫉苦或只会溜鸟斗趣的纨绔子弟。&rdo;。
&ldo;所以你便让他们参与粥棚之事?&rdo;康熙沉声道,听胤禛这么说,他心里是高兴的,坐了五十年的皇帝,听的赞扬不少。可胤禛这样朴实无华的话,却触动了康熙的内心,回首看看大清的江山,虽然各个地方的小毛病存在,可整体来说,大清在他的治下越来越繁荣了。
&ldo;是,儿臣让他们参与救灾之事,也是想他们都知道大清的江山得之不易,是祖辈用汗血打拼下来的,能有今天繁荣盛世的大清,离不开皇阿玛日理万机仁德勤政。&rdo;胤禛的表情严肃庄重,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没有谄媚和恭唯的成份,对康熙政事上的功劳,胤禛还是非常的肯定和崇拜的。
推荐好友快完结的作品,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哦:
不要扫雪《璞玉惊华》前世,不顾一切嫁给痴恋的男人,娇纵任性让她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今生,她有错改错、有恩报恩、有债讨债,誓要活出一个精彩人生!
第三百八十四章对上德妃
(加更)
&ldo;婢妾给德妃娘娘请安,德妃娘娘吉祥。&rdo;耿精灵一进永和宫便见到主位上黑着脸等着她的德妃了,于是表现温婉如小白兔般的朝德妃行礼。
只是跪了一会了都没见到德妃叫起,而德妃却慢悠悠的喝着茶,看也不看她一眼。厚,德妃这女人今天是打算治她了,心里思索了一番,耿精灵还是决定不跟德妃正面对上。德妃再怎么都是胤禛的生母,若是她把德妃气到了,到时候定会扣一顶不孝的帽子下来。
硬的不行,软的总可以吧,耿精灵稍稍弄了个幻术,眼泪便滴答滴答地掉在地上。德妃本来还没注意耿精灵那似断线的泪珠,她本来就不看着耿精灵,见了莫梨朝她暗示着,这才把视线放到跪在下面的耿精灵身上去。
这一看,德妃的更脸黑了,什么意思,让她跪这一会,就很委屈她了。她们进宫里的这些女人,哪个不是跪出来的,这个耿氏就这般的娇弱这般的禁不起跪,还是觉得她待错她了。
&ldo;哟,这身子倒真是金贵的紧,本宫还禁不起你这一跪呢。&rdo;德妃尖锐语气道,那话好似从牙鏠挤出来的,坐上这一宫之主这么多年,还没有哪个女的在她面前这么落泪的。她都还没有怎么样,心里很多的想法都还没实施,这耿氏就给她来这么一出,德妃心里气的不行。
&ldo;德妃娘娘恕罪,婢妾不是故意的,只是眼泪不听使唤。&rdo;耿精灵抽咽道,演戏谁不会呀,与其等德妃出手阴她,还不如她先下手为强。
眼泪不听使唤?德妃眼角抽绪,这耿氏是把她当傻子看,眼泪可是女人的秘密武器,宫里哪个女人不用利用这项武器的,男人的最喜欢吃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