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吴郡,那就退无可退了。失去了战略纵深,而且一个吴郡被敌军团团包围,回天乏术。”
“如今我们钉在这里,敌人就无法全力进攻吴郡,主公在后方筹措支援,还有喘气的余地。”
“我们坚守在这里,等待变化到来。”
“打仗如同对弈,棋盘之上,要留有气,因为退守自觉活路,只会将自己堵死。”
这个伤兵立有大功,周瑜也觉得他是可造之材,所以多给他解释了几句。
当前破解的关键已经不是周瑜了。
但是江东又不能少了周瑜。
周瑜只有废掉自己所有的能力,把自己钉在这里,将全局交出去。
除了周瑜钉死在这里,其他人是守不住的。
如今,周瑜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孙权的身上,希望孙权可以和吴郡留守的贤达努力同心,想出计策,总揽全局,寻找破局之法。
即便孙权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也得积蓄力量留给周瑜,只在拖的时间长了,一旦发现时机,周瑜可凭借积蓄的力量立刻反攻,破开局面。
“你在此好好养伤,莫要多想,咱们一定能把城池守住。”
周瑜安慰了伤兵几句,就继续去巡视城防了。今夜天快亮了,也不要再回去睡回笼觉了。
困扰在周瑜心头的,就是孙翊的下落。
孙翊的无故消失,让周瑜的心头始终笼罩着一股不祥的预感。
伴随着恐慌而来的,就是身上的无力。
是的,周瑜感觉十分的无力。
打仗不是一个人打的。一个政权也不是只靠一个人能支撑起来的。
此时此刻,周瑜面临的困境,比之诸葛亮和姜维,恐怕都要犹有过之。
正如刚才周瑜解释的那样。一盘棋,必须要留够气。
要有两个活眼才能活棋。
周瑜毕竟只有一个人,没有分身法。他拼尽全力也只能营造一个气眼。
剩下的只能寄希望于孙权。
……
诸葛亮在南昌收到了董良送来的信件。
打开看了一遍,还未曾加以思索,似乎就已经明白了董良的意思。
神秘一笑,让周围的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看简雍有些好奇,就伸手递给了简雍。
简雍疑惑的接过了信件,歪着头看了一遍。
没看出来哪里好笑的地方,也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加以指责。
“如今我军已占据全面优势,存初却催促关将军加紧攻势。我虽不通兵事,但也知道攻城损失最大,如今周瑜孤掌难鸣,若能围而不打,胜局不会改变。何必强攻,徒增我军伤亡。”
简雍一手提着信,一边凑着头,疑惑的向诸葛亮询问。
简用自己不是很懂得行军打仗,但是对于董良提出来的这样的想法,也感觉并不合适。
如今虽然是击败了周瑜,但没有人不承认周瑜是难得的人才。
如果周瑜一心死守城池,那这个城池真的可以说的上是固若金汤。
想要硬生生的将他啃下来,谁都得崩掉两颗牙。
还不如现在这样,让关羽围困住周瑜,使其不能与外面联络,就断掉了周瑜发挥的余地。
没有周瑜,其他的地盘儿就可以任凭关羽等人分割吞食。
可是,董良却提出了一个让简雍不明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