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沸腾文学>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社会和谐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杀(第2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杀(第2页)

这次匆匆的撤兵,他们不知道是为什么,他们看不清身后局势的变化。只以为是粮草不济,不得不退去,但是自己等人仍然是无敌的。

说不定他们还会埋怨友军拖了自己的后腿。

埋怨于禁的士兵给他们丢了脸,埋怨李典没能将粮草运好。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隐藏在心中的想法,很多人都不会在表面上表露出来的,都是深藏心底抱怨两声。

于禁和李典耽误了自己等人继续耀武扬威,继续抢杀,继续立功。

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那两个是将军,捏死他们就像捏死蚂蚁一样,甚至不需要他们动手,他们只需要微微一皱眉,甚至连皱眉都不需要,只要听到他们有所抱怨,自然有身边的士兵会将他们干掉或惩罚。

一种看不见的方式,试图讨得于禁和李典的欢心。

无论这两位将军能不能看到,知不知道,但总有一些底层的人要去搏一搏的。

所以,无论满意还是不满意,大家都要乖乖的听话撤退,而心中没有怨言。

只不过这样的心态在撤退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差别就非常明显了。

其中最大的差别就是他们腰间的物资。

城中这次反抗的人被杀掉了,有数千人。

但是,夏侯惇这边的总兵力却有上万。

自然就有一些人的腰间挂不上人头。

不过许多的人头都是按照小队分的,如果均分基本上每个小队也都能分到一两颗。

然而一眼望过去。很明显的就能看出来,夏侯惇带领的士兵腰间的人头更多。

于禁这边的士兵腰间几乎并没有多少人头,大多数人都没有带。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杀人,也许他们把人杀掉之后,只是将尸体丢弃在那里,没有选择带走人头。

说不定白捡到人头的夏侯惇的士兵还会感到窃喜,心中嘲笑这些人愚蠢。

这就是两种不同心态的士兵做出的不同的反应。

三路兵马,于禁这里吃到的败仗最多。

他的士兵们理应更害怕兵败的惩罚,想要获得更多的功劳回去抵掉惩罚。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虽然他们确实很想将这些人头带走,但是他们选择的还是轻装简行。

这个人头好几斤,把他挂在腰间,回去的路上实在是个累赘。

短时间虽然不会感到疲惫,但是一路走下去,成百上千里路,这个人头会大大的耽误他们逃命。

腰上有这个空隙,于禁的士兵宁可多带一些干粮。

而夏侯惇的士兵才选择将带不走的干粮一律烧掉,腰间能多挂几个人头就多挂几个人头。

这样一来,夏侯惇坐在马上,一只眼却能看到两种情况。

跟随自己绕过襄阳耀武扬威的士兵,人人的腰间几乎都有一颗血淋淋的头颅。

跟随于禁往东行进的士兵,腰间几乎都是干净利落,更多的人是选择了一个灰布包。

夏侯惇当然认得出来,那里面是干粮。

对于两边士兵的这种选择,夏侯惇并不做评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