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范秀才虽然醒了,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但是却不准备继续科考了。
准确的来说是这一届不准备考了。
被喂了那么长时间的迷药,范秀才还是受到了些影响,脑子有些昏沉糊涂,好在大夫说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迷药吃多了的后遗症,好好的修养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范秀才也是个想得开的,这次卷入这么大的事件当中他都没死,他很知足了。
更何况这次的功劳簿上也有他的名字,这就已经很好了。
范秀才的事儿好解决,只需要通知他的家人来接他就可以了。
之前孙忠明和马公子说要给范秀才的家里人写信是骗马公子的,当时马公子看着孙忠明写的信,转头便吩咐人拦下了这封信。
孙忠明不是真的写,马公子也没让这封信真的被送出去,因此范秀才的家里人到现在还不知范秀才遭了大罪了!
这次由范秀才亲自写了家书,孙忠明帮着把这封信寄了出去,之后只需要等范秀才家里来人就可以了。
范秀才这边的事情好解决,李秀才那边的事儿就不那么好解决了。
当知府大人到来,抓了马家人,并且把马家人的罪责都曝光后,李秀才也知道自己错怪了孙忠明。
只是他虽然心中生愧,但是眼看着孙忠明能跟在知府的身边学习,自己却成了这次案件中的丑角后,他便忍不住开始怨怪起孙忠明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找过孙忠明,拐着弯的说想要让他拉自己一把,自己也想跟在知府大人的身边学习,就算无法跟在他的身边,给知府大人打个下手也是可以的!
但是孙忠明心知李秀才的为人,知道他本身品性不端,是非不分,便直接当场给拒绝了。
因着他的拒绝,李秀才算是彻底恨上了孙忠明。
原本这也没什么,孙忠明本身也不在意他的怨恨,他们本身也没什么瓜葛,不过是一起赴京赶考的同行者罢了,最多也就只是不在一起走了。
只是这事却没完。
马家的案子审的差不多了,马家人的判决也都下来了,一些无辜之人便被放了出来,这其中便有那位与李秀才情投意合,最后却被马公子纳为妾室的荣姑娘。
荣姑娘是被当做是受害者给放出来的,毕竟因着李秀才之前的那顿闹腾,满县城的人都知道,荣姑娘是不愿意嫁给马公子,后被家里人强行送入马府的!
好在因着这个名声,荣姑娘的家里并没有因着姻亲关系而受到马家的牵连。
但是荣姑娘毕竟被关入了大牢好几天,她那狠心的爹娘觉得她有辱门楣便没让她进门,并且言说她已经出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愿意在收留她了。
荣姑娘走投无路,最后只能找到李秀才求收留。
原本这也挺好,毕竟之前李秀才闹腾了那么长时间,为的便是荣姑娘,他们双方也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事情的发展看起来好像也是如此。
李秀才好似真的很喜欢荣姑娘,就算她成了别人的妾室,并且入了牢房那种地方,他待荣姑娘依旧很好,俩人看起来倒也浓情蜜意。
只是这份好只维持到了马公子一家被判决之后,李秀才便和荣姑娘翻脸了!
李秀才和荣姑娘翻脸和马家被判决到没什么关系,而是因着孤男寡女浓情蜜意之时,李秀才与荣姑娘住到了一起。
原本这事儿吧,虽然不符合礼法,却也还算正常。
只要李秀才愿意对荣姑娘负责,那这事儿便不算事什么大事。
但是很不凑巧的,李秀才并不愿意对荣姑娘负责,并且还把这事儿给宣扬了出去,让所有人皆知,他与荣姑娘有了首尾!
荣姑娘被李秀才逼上了绝路,直接寻了短见,险些吊死在了李秀才入住的客栈门外的一棵老树上!
还好店内的小二发现的及时,否则这客栈日后还怎么做生意?
这荣姑娘都要寻死了,孙忠明便也不能坐视不理,最后还是回来看了一眼。
他回来的时候,正好遇见荣姑娘回来哭求李秀才回心转意,边上还有人再劝李秀才。
“……老话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你们能在一起,必然是垒世的缘分。之前你待她还如珠如宝,为何突然就翻脸不认人了呢!”
这人劝着劝着,就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个疑惑不光是他的,也是大家的,大家也想知道,李秀才怎么就忽然变脸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荣姑娘也想知道,但是之前不管这些人怎么问,荣姑娘如何哭求可怜,他都只是沉着脸不说话。
今儿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被劝的次数太多了吧,惹得他不耐烦了,他到是说出了自己翻脸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