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你这个逆子,为什么不肯放过朕?”
“朕……早该杀了你!”
赵桓迎上赵佶的目光,锐利与软弱,强大与平庸,两种截然不同的眼神,根本没有任何碰撞。
只是单纯新帝对旧帝的碾压。
“陛下宣布禅让于儿臣在先,顺应宗法。”
“儿臣弹劾罢黜陛下在后,顺应法理。”
“凡皇室宗族,没有胆量挑战我这个正统,而地方势力,也没理由进京拨乱反正。”
“因为
我就是正!”
说到这,赵桓转身面向群臣,掷地有声的嗓音,传遍整个大殿。
“宋金之战未休,我大宋已无力内耗。”
“待本王继承大统,便集大宋之力,对金寇予以迎头痛击,夺回幽云十六州,光复汉土,再创大宋辉煌。”
“此乃今日罢黜陛下之内因,诸位大臣,无需揣测!”b
那些不明真相的官员,终于明白了赵桓的良苦用心。
原来赵桓是担心继承大位后,遭到地方势力的反抗,继而导致内乱,无心也无力再对抗金国。
唯有废黜赵佶,令赵佶彻底无法翻身,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谁说定王只懂暴力?
在这个强硬又足智多谋的新帝领导下,大宋必能否极泰来,重放光辉。
众大臣,一个接一个跪倒在地。
“定王英明!”
“我大宋,未来可期!”
“唯有王,可定这乱世江山。”
“太好了,太好了,下官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宋人终于可以昂首挺胸,环视天下。”
于法,于权,于人心,赵桓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直到这一刻,赵桓冷厉的目光,才终于缓和下来。
“朱琏,庆云……”
“陈钊,大全……”
“所有在本王身上倾注一切的人,本王没有令你们失望。”
“从即日起,凡本王目光所致,再也没人能够威胁到你们。”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本王定能于盛世之下,建造我们家园。”
……
噼里啪啦……
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汴京百姓涌上街头,今天不只是大年初一,更是大宋的新生。
百姓们奔走相告,脸上洋溢着欢快明朗的笑容,对自己与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帝登基!”
“定王,不……陛下已继承大统,改年号靖康!”
“先帝虽被罢黜,但依旧享有太上皇之名,迁入艮岳,颐养天年。”
“陛下有没有大赦天下?”
“好像礼部提议,被陛下给驳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