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千仆从军,以最快的速度挖掘战壕,修筑工事。
工事依托城墙,由南向北呈扇形展开,每个工事由战壕加箭垛组成,可容纳百人作战。
两个时辰后,仆从军撤回城中,虎威军二营十都战卒,轮替进入工事。
受制于源源不断涌来的难民,易州已经转入全面防守态势。
消息传回汴京,赵佶紧急下令,召见群臣,共商战事。
兵部大臣,紧锣密鼓的汇报着战事走势。
“启禀陛下,由完颜娄室率领的一万大军,已经对易州展开全面入侵,除了这一万作战部队之外,后方还有至少一万五千策应部队。”
“敌人行军神速,短短数日时间,就已经将易州分割的七零八落,各地屯兵铺寨均遭受毁灭性打击。”
“当地百姓生灵涂炭,遭到金兵洗劫屠戮者,足有上万人之多。”
“大批难民,汇聚于易州府,而虎翼军镇守州府已经捉襟见肘,根本无力反击。”
听到兵部的汇报,朝堂顿时掀起激烈争论,几乎所有
冒头,全部指向赵桓。
毕竟赵桓不仅是易州首官,更是抗金先锋,易州局势如此被动,赵桓自然是难辞其咎。
蔡京遭到处斩后,一直安抚地方的王黼被紧急调回汴京。
整个朝堂,谁不知道,王黼这个时候回来,乃是陛下故意权衡,以此压制赵桓的崛起?
特进“少宰”的王黼,在这个时候,自然是要极力打压赵桓,以获得陛下之重用。
王黼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对着赵桓大声驳斥起来。
这个不到五十岁的中年男人,气势十足,嗓音不断在大殿内回荡着。
“定王任虎翼军节度使,镇守易州,曾豪言壮志正面击溃金兵,但大战一开,原形毕露,金兵只用短短数日时间,就侵吞易州大半土地。”
“事实证明,定王之谋略,皆是纸上谈兵,不堪大用。”
“难道被金兵打的抱头鼠窜,就是定王的抗金之策?我大宋江山社稷,交到定王手中,岂不是朝不保夕?”
在王黼的带动下,内廷官员无不对着赵桓大声指责起来,以此向陛下表忠心。
“开战之前,定王豪气干云,根本不把金国放在眼里,开战以后,直接被金兵打的丢盔卸甲,好一个正面破敌,难道定王只会逞口舌之利?”
“易州百姓遭到屠戮,定王难辞其咎!”
“恳请陛下,严惩定王!”
这才刚开战,朝堂之上就已经四面楚歌,赵桓心里反倒暗暗庆幸。
如果不是他杀伐果决,提前把蔡京给弄掉,只怕是现在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而且王黼被紧急调回来,也完全在赵桓的预料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