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1页)

关于《李济传》

李济(1896…1979),湖北钟祥人。著名学者。

中国第一个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29岁时受聘清华,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五位导师”。第一个独立主持现代考古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他领导河南安阳的历次殷墟发掘及其出土器物的搬迁、研究和出版等工作,使传说中的商代成为信史,引出一场史学界的大变革。他担任了17年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两度代理“中央研究院”院长;主持中央博物院(现在的南京博物院前身)的筹建与管理等。

作品是李济的全传。内容涉及传主的生平、成长、求学,南开到清华园的教学生涯,加盟史语所、主持考古组,主持安阳殷墟和山东城子崖的考古发掘,抗日期间流寓西南,离开大陆的情形,以及在台湾岛的工作与生活等。

传主是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民国史不可或缺的人物,一生串联着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众多要人。作品充分反映了李济与王国维、徐志摩、傅斯年、胡适等以及与国际友人安特生、李约瑟、费正清等友谊与交往;反映了李济为推行科学思想在中国生根而始终不渝的科学品德,和认真守护中国文化珍品、防范外盗与侵犯的爱国情怀。在国破离乱的时代之下,传主的家庭生活与骨肉分离的亲情与哀痛有充分展现;李家与赵家(赵元任、杨步伟)友谊与矛盾,李济与“红颜知己”《大公报》著名女记者杨刚以及曾国藩的后人曾大小姐曾昭燏的情感风波亦有展示等。

本书作者占有大陆和台湾关于李济的第一手大量资料,许多为首次公开的,采访大量相关人员,并对李济唯一的儿子做了大量口述记录。作品图文并茂。

本书为海峡两岸第一本关于李济的传记,私密性、唯一性资料首次公开面世。关于李济的话题近两年为学术界、文化界和大众传媒逐渐重视。央视十套在“讲述”、“大家”等栏目几次播放李济的节目;河南安阳有殷墟发掘纪念活动,重申李济对考古发掘的贡献;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国内其他出版社有《李济文集》等李济的著作出版,等等。

美国哲学家罗素大量引用并赞赏李济的论文,“得到了某些颇有启发的见解”。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双院士张光直:“李济体现了中国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所能达到的最高学术典范。”美国老友费正清夫人费慰梅:“共产党人曾三次接近李济,邀他合作,可是都被他谢绝了。” 台湾文人李敖:李济是台岛“最后一个迷人的重量级学阀”,“31岁起就做学阀,84岁才在武侠小说中死去”。郭沫若称李济是“我们中国的光荣的一面”。学生许倬云评价李济“诚实的追寻古史中最可能接近真相的面目,不受偏见的蔽囿”。1964年7月,许倬云在《清华通讯》第9期发表《寻真理的李济之先生》一文,高度评价李济:“在李先生身上,我们看见了希腊精神和儒家修养的结合!”

李光谟序

岱峻的大作《李济传》终于杀青,我为他高兴,我自己也放下了一件大心事。他再三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序”,我虽难以为情,却更难辞此请,就写上几句吧。

写这些段落,正赶上殷墟发掘八十周年的纪念活动。殷墟的发掘,是李济先生一生中的头一件大事;从2008年10月底到现在的12月初,我两度应邀去安阳参加这次活动,随手记了几句话,等于是日记摘抄,在这里铺陈一下,就教于读者。

殷墟博物苑在二十多年前初建时,还只是一片荒野上竖了几处木牌。当时为“复原”殷代宫殿所仿制的房屋甚是简陋,展览亦属粗糙。经过这些年的辛勤研究和开辟,现已增加不少新内容,大有可观,可供参观展览和大型学术活动之用。

当年参加殷墟发掘团十五次发掘目下仅存的王湘先生,以年逾九十七岁的高龄,写下了“安阳考古的科学精神永存”几个大字留念。他很惋惜因行动不便,无法再到工地来了。

近年考古界对洹北商城的发掘和研究,是殷墟发掘的进一步开展。记得先父李济先生在1977年写《安阳》一书时在第九章里已经对“洹河流域一带”的新石器、中石器时代的遗迹非常关切,他并寄希望于“时代更早的”遗迹。“洹北商城”的遗址当年可能还未在他的视界之中,当时他似乎只听说过有关洹北的片言只语。

这次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活动的郑振香先生和唐继根先生,在发言中都一再提及早期殷墟发掘时的一些故事。最感人的应是1936年发掘团的成员在西北冈大墓开掘后还自己出钱在小屯办了一座小学(即给当地农民的子弟开设的,名叫“洹水学校”)。据介绍,石璋如先生还从老家请来一位王老师给孩子们义务上课。这所小学现已成为安阳的教育局立案的“小屯学校”,门前还刻有“石璋如题民国念(廿)五年《洹水学校》”几个大字的木制匾额;校址就在现考古工作站的紧邻隔壁。

这说明当年发掘团的先生们不仅只着眼于考古发掘,还对数百位农民的子弟教育有所关怀。

我在发言中讲了一下当年李济先生笃信的一句格言,即早年曾资助过安阳发掘的史密森研究院(或译作“学会”)的创始人、英国化学家史密森说,他出资创立这个机构,是“为了人类知识的增进和传播”。李济认为这表明科学事业只能怀抱这种目标,这才是考古、博物工作者的正确目标和人生抱负。他就称呼西北冈大墓的发掘队是“推进历史知识最前线的发掘行列”。

其实,想说的话还有很多,我在这里谨谢谢岱峻夫妇为这本《李济传》所付出的多年辛劳,我相信,这书会赢得读者的心。我感谢他们在写书时是本着追求真理、不媚俗、不追捧的态度,对李济先生一生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哪怕在批评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亦是不为尊者讳的。

李光谟

2008年12月6日

。。

前言 李济是谁(1)

2007年11月,我应北京大学蒙养山人类学学社邀请,在北大学术中心作了一次“李济与李安宅学术史个案研究”的讲座。开讲前王铭铭教授先在同学中进行了一番测试,他请知道“李济”本书仿史体例,所有人物谨标识身份或职务,免去敬称,祈鉴谅。这个名字的举手,人群中举手的占了多半;又请知道“李济事功”的举手,稀稀落落的五六条手臂显得极不自信。在座者多是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的人类学、考古学的博士生或硕士生。王铭铭忿忿地说,中国最好学校最高学历的人类学学生竟然不知道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竟然不知道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这是丢人。又说,几十年间,李济就这样被我们抹去了。在座的包括我,都是刽子手!

铭铭许是情急之下的言过其实。我不能被称作刽子手,因为我没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也不应该怪那些孩子,尽管他们已读到“硕士”、“博士”,但在他们成长经历中,哪里看得到李济的半点影子?

抹去李济的是那场改朝换代的暴风骤雨,转瞬间它涤荡了过去时代的所有痕迹。1950年后,当《中国通史简编》《沫若文集》等书再版时,删去了原来关涉李济的全部文字;上海鲁迅纪念馆开馆时,挂出鲁迅与杨杏佛的合影,裁去了三人照左边的李济;西安易俗社悬挂的“古调独弹”匾额,捐匾的十二人中涂掉了李济的名字;至于历史、考古、人类学的教科书,也都把他的影子消泯得干干净净……提到李济的名字,总是作为政治批判的靶子。直到2005年台湾文人李敖访问大陆的前一天,他还在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的节目中,啐李济的口水……

而今,那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胡适、钱穆、傅斯年、梅贻琦、赵元任等早已进入中国人的阅读视野,唯独李济仍鲜为人知。国内至今没有一本他的传记、年谱或*。在一些介绍考古或人类学的文字中,仍有蓄意或无意贬低李济的事情发生。其中一个原因,或在于他是个纯粹的学者,始终躲闪着政治风雨,1949年幸免于被宣判为“文化战犯”的命运,也没有像胡适那样在50年代受到数亿人的口诛笔伐变得家喻户晓;他很快就淡出了大陆学术界,直到今天仍默默无闻……

李济是谁?真值得给他腾位置?真值得挖掘他的什么前尘旧事?

台湾文人李敖泄私愤以报未能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下同。的一箭之仇,曾写过《一个学阀的悲剧》的长文。他在文中称,“李济三十一岁起就做学阀,八十四岁才在武侠小说中死去……”李敖在鞭笞李济时,不得不给他戴上一顶“最后一个迷人的重量级的学阀”的帽子。李敖骂李济的动机姑且不论可参阅作者2005年发表在杂志《粤海风》、网刊《世纪中国》上的文章《李敖与李济的过节》。,那顶帽子倒也有几分相宜——

学阀之“阀”,指占有支配权。李济占领纵横捭阖的知识高地,二十多岁开始就在学界开疆拓土,攻城掠地……

他毕业于清华,是美国克拉克大学心理学学士,熟悉各种心理学派别及其理论;他是克拉克大学社会学硕士,对人口、经济有独到见解;他二十七岁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是获此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其阐述博士论文的讲演稿被哲学家罗素大段征引;1923年他回国担任南开大学教授,在中国首开人类学课程,次年担任南开文科主任;二十九岁受聘清华,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同执教鞭,成为清华国学研究院“五位导师”;1926年主持西阴村发掘,作为第一个独立主持现代考古发掘的中国人,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三十二岁出任“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此后的半个世纪,李济的名字就与“安阳”连在一起:离开大陆前的二十年,他领导了安阳的历次发掘及其出土器物的搬迁、研究和出版;去台湾后的三十年,他继续主持并基本完成了安阳的发掘报告和研究报告。

前言 李济是谁(2)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李济不曾拥有千军万马,但他在学术界有着至尊地位。他培养了海峡两岸最优秀的人类学、考古学人才。早期在南开的学生有人类学者陶云逵、考古学者李景聃;清华国学研究院的门生有田野考古学家吴金鼎、历史学家徐中舒;在安阳考古遗址的弟子有“考古十弟兄”李景聃、石璋如、李光宇、刘燿(尹达)、尹焕章、祁延霈、胡厚宣、王湘、高去寻、潘悫等;1949年迁台后,创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培养了李亦园、宋文薰、许倬云、张光直等杰出弟子。他一生有两位最得意的学生,一是大陆的夏鼐,一是台湾的张光直:前者长期担任中国考古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执掌大陆考古学帅印;后者是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哈佛大学教授兼人类学系系主任、哈佛东亚咨询委员会主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文理科学院院士。

李济又是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民国史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一生串联着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众多要人。他与徐志摩是志不同道不合的同窗好友;他与清华国学研究院同事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和而不同,彼此辉映;他与傅斯年、陶孟和、赵元任、李方桂、梁思成、梁思永、曾昭燏等患难与共,同舟共济;他与安特生、伯希和、李约瑟、费正清、费慰梅等长期保持着友谊;他视丁文江为好兄长和科学路上的引路人;他曾与胡适筹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分任副主席与主席,在与“同盟上海总部”发生分歧时,保持了同进退的步调;他参与“中研院”最早的筹备工作,是“中研院”一至十届评议员,首届院士,担任了十七年的史语所所长,两度代理“中研院”院长;60年代他与胡适的合作彼此大体保持了支持和信任,他亲历了胡适的去世,但也有人认为胡适的死与他那番悲观的谠论有直接关系;他曾被*作为*对象,也被台湾当局作为阻止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一张牌,但他始终保持治学与政治分途的清醒……

有人把“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概括为“*”与“科学”。如果说对中国*的启蒙贡献最大的当推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科学思想的传播则当以“中国科学社”的丁文江、任鸿隽、翁文灏、朱家骅等人为主体。赫拉克利特说过,最优秀的人宁愿取一件东西,而不是其他的一切。李济在这拨提倡“科学救国”的朋友中,从未侧身庙堂,一生坚守田野、案头和讲坛,为推行科学思想在中国生根始终不渝。他曾应雷震之邀,在其主编的《自由中国》杂志上发表论“五四”精神、论自由*与科学关系的文章。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评,包括对陈寅恪等文化贵族对对子和格律诗的微词,曾被柏杨大段引用,并写进《丑陋的中国人》,至今仍影响着天下的读书人……

科学无国界,学者爱祖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弗利尔艺术馆邀请李济加盟在中国的考古队,他提出两个前提条件:在中国的田野考古工作,必须与中国考古团体合作;在中国发掘出来的古物,必须留在中国。美方代表最后叹服,“你的条件,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答应你一件事,那就是绝对不会让一个爱国的人,做他所不愿做的事。”入主史语所考古组之初,他就与同人约定:绝不私藏和购买古物。他一生经手发掘保存研究的文物无数,到他去世后,人们清点遗物,在他家里没发现一件文物古董。在李济眼里,无论是一堆枯骨、一片碎陶,还是完整的钟鼎彝器,从最落后地区的陋俗到文明社会的高尚礼节,从穷乡僻壤的土语到最时髦的演讲词——都是史学家的原始资料。工作是李济的全部生活内容。他把国外同行斯文赫定所说的“三年不回到骆驼背上,就要腰酸背疼”的名言,引申为只要有动腿的自由,就可以感觉到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快乐”。张光直谈起恩师时说,“迄今为止,在中国考古学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在达到最高学术典范这一点上,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

前言 李济是谁(3)

命运在成就大师李济的同时,悲剧也如影随形。李济一生最大的悲剧是科学精神不能在中国生根,因此他内心的紧张焦虑常外化为与环境的冲突与对立。

1937年,李济护送国宝南迁,老父、爱妻和三个儿女随史语所步步撤离。迁徙途中,二女儿鹤徵1939年在昆明染疾而亡,大女儿凤徵1942年又在四川李庄不幸殒命。这件事对中国知识界震动很大,1944年陈寅恪在逃难途中,以他与史语所的公干(任历史组主任)和傅斯年的私谊(谊兼亲友)都该迁往李庄,但李济的悲剧让他与家人望而却步,改道去了成都的燕京大学2004年6月17日陈流求讲述,岱峻记录,冯志整理。;1943年夏,美国驻华大使特别助理费正清,目睹了中国知识界朋友的生活状况,后来在《对华*》中写到,因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连糊口都很难做到。几年间,考古学家李济接连失去了两个孩子,社会学家陶孟和失去了妻子。李济对他说,大学生一个月没有吃到过?

骚动的亚当夏娃们  我给超女当评委  (网王同人)星炎天下  女子合唱团  高野圣僧  能源、经济、环境  签单  宋词鉴赏辞典  沸腾的岁月  爱我,很难吗?  孟子  乐姬谣  (综同人)[综]当炮灰boss们狭路相逢  两个儿子爱上我?  遗族之来自过去的人  当总裁遇上妖孽  你不要再跟我马甲凑CP了  南北看  连线  热钱风暴  

热门小说推荐
天降媳妇姐姐

天降媳妇姐姐

听说九天玄女死了,方任然不怎么在乎!听说自己要相亲了,方任然有点在乎!听说自己媳妇是死掉的九天玄女,方任然异常在乎!...

从超神学院开始的穿越日常

从超神学院开始的穿越日常

作为普通人的许易穿越到神学院的世界,表示压力山大!然而许易意外激活身体里的无限系统,得而穿越各种不同的幻想世界,影视,动漫,小说一切应有尽有。许易面色淡漠,仰视苍天,忽然开口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全都烟消云散。苍天mdzz,老子招你惹你啦!...

锦绣娘子

锦绣娘子

锦绣娘子由作者李息隐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锦绣娘子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天美地艳男人是山

从农村考入大学的庾明毕业后因为成了老厂长的乘龙快婿,后随老厂长进京,成为中央某部后备干部,并被下派到蓟原市任市长。然而,官运亨通的他因为妻子的奸情发生了婚变,蓟原市急欲接班当权的少壮派势力以为他没有了后台,便扯住其年轻恋爱时与恋人的越轨行为作文章,将其赶下台,多亏老省长爱惜人才,推荐其参加跨国合资公司总裁竞聘,才东山再起然而,仕途一旦顺风,官运一发不可收拾由于庾明联合地方政府开展棚户区改造工程受到了中央领导和老百姓的赞誉。在省代会上,他又被推举到了省长的重要岗位。一介平民跃升为省长...

真香实录

真香实录

作为一个无节操无底线无尺度的三无大龄少女,男人于她而言不过是解决生理需求的生活用品,所以她并不在意他们视她如玩物,将她介绍给别人,搂着名门千金假装不认识她,故意贬低她否认与她的情史,利用她欺骗她甚至当众羞辱她。她很懒,懒得跟无所谓的人计较太多。但,等她识趣地走人了还指望她乖乖躺回他们身下?他们以为全世界的男人只有他们才长了根能用的东西?她只想说,呵呵。Nph文,6个男主,有处有非处,伪骨科。已完结~感谢所有妹子们!...

我死党穿越了

我死党穿越了

我死党穿越了由作者白胡子徐提莫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我死党穿越了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