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部分(第1页)

①廖承志着《我的吊唁》,载《宋庆龄纪念集》,第63—65页。

“……我向她说:‘……请您好好好好休养。我明天再来看您。’叔婆又微笑了。她说:‘明天……明天……’……那是她最后一次所作的时间最长的谈话。……

“明天自然我又去了,那以后,她已在半昏睡状态中,再也没有能力开口说话了。”

廖解释说,宋庆龄所说“如果我发生什么问题的话……”就是说她死后要把骨灰送回上海,同她的父母和李姐安葬在一个墓地内。“共产党员宋庆龄同志的脑中,永远不曾有过‘特殊’两个字。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她从未想过身后作什么特殊安排。台湾有些人说,她可能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她想也不曾想过这些。中山陵的建造构思,她不曾参与过半句,也不愿中山陵因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现在为此而花费国家、人民的钱财。”

'易箦前后'

本书作者是在5月18日凌晨两点接到通知赶往她的寓所的,因为看来她已处于弥留状态。和我同去的有《中国建设》的两位同事林德彬(他曾长期在来手下工作)和吴佟。领导人、亲属和朋友都聚集在那里,准备最后的悲痛的告别。她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床上,四周是各种各样医疗器械,因此在这个很大的房间里,大部分地方现在显得有些凌乱,但居于显著地位的仍然是那些表现主人性格和生活习惯的陈设。靠窗边的她的写字台上仍很整齐,还放着她最后写作的东西。在另一角落里,靠墙放着的是仅次于打字机的她的常年伴侣——一架黑色的、竖式的老钢琴。打字机是她60年革命生涯中的武器,又是她同外部世界沟通的渠道。钢琴她虽从未在公众面前弹奏过,但几乎每个晚上她都要弹琴自娱。弹琴也使她怀想小时在上海的生活(她在父亲唱赞美诗和美国南方小曲时常为他伴奏,有些旧乐谱还保存着)和青年时期在美国威斯里安学院上学时的情景。

她看上去脸色不是苍白而是发红,嘴唇有点撅起——似乎不喜欢在她这个一向安静的退居之所出现忙乱的现象。在最后几年里,她体重增加而双腿无力,所以不止一次在卧室里摔倒受伤,但她始终不要任何人住在她的屋里。

本书作者下次见到她时,她已故世,(5月29日晚8时18分她的心脏停止了跳动)遗体停放在另一室内。临终前折磨她的病痛现已过去,她的遗容显得十分安祥。亲属们在守灵,领导人和好友们鱼贯而行,最后告别。

(八)高风亮节国之瑰宝

'哀荣、安息'

接着移灵至人民大会堂举行连续三天的吊唁、瞻仰遗容。她安卧在水晶棺中,上面覆盖著有镰刀斧头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共有12万人前来吊唁,其中有许多少年儿童、还有在北京的一百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她的外国友人。

《人民日报》于5月31日发表了题为《高风亮节国之瑰宝》的悼念社论。

治丧委员会向在台湾和海外的宋庆龄亲属和友好发出邀请,欢迎他们前来参加丧礼。亲属中包括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孙科夫人、宋子良及夫人、宋子文夫人、宋子安夫人、蒋经国、蒋纬国以及宋霭龄和孔祥熙的子女孔令侃、孔令杰、孔令仪、孔令伟等。治丧委员会还通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专机可在北京及上海降落、一切费用由该会负担。(但台湾电信局显然奉上峰的指示无理拒收这些电报。)①

①新华通讯社1981年5月29日、30日及6月2日电讯稿。

孙科夫人陈淑英献的花圈上写道:“沉痛哀悼亲爱的妈妈——儿媳陈淑英敬挽”,摆放在棺前,还有其他到场的亲属们献的花圈。从美国发来唁电的有二弟宋子良及夫人、小弟宋子安的夫人、大弟宋子文的长女。

宋美龄没有作出任何反应,看来她还在坚持她的那套政治,尽管她一定会怀念她们的姐妹之情。在表面的沉默下,事情可能要复杂得多。廖承志后来在一篇讲话中说①,北京这些电报发出后,特别是邀请宋美龄参加葬礼,“蒋经国很恼火,又派人到美国去,又写信去,又如何如何,又通过孔令侃,怎么样怎么样。”(可能要孔令侃去阻止宋美龄回复)廖承志认为,这些讣告和邀请已完全证明是有作用的,震动了这些流亡在外的人。孙科的家属作出了回应。尽可能广泛地争取人——不是像有些人所反对的那样,说是圈子太大了——已经产生了积极作用,并体现了尽一切努力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实现国家统一的政策。

①《新时期港澳新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981年9月4日),《廖承志文集》下卷,第624页。

治丧委员会成员共392人,包括国家和中共及其他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人、来京的宋庆龄亲属以及宋庆龄的外国友人(本书作者完列其中)。

国家给宋庆龄以元首级的哀荣。从5月30日至6月3日,在天安门、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及所有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6月3日举行追悼会当天,全国各地都下半旗志哀。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著名人士、以及宋庆龄生前友好纷纷发来唁电。

追悼会由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主持,邓小平致悼词①。邓简述了她一生漫长的政治历程,赞扬她那“坚定忠诚、恭谨谦逊”的性格以及“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性,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高风亮节,永垂千古。”

①《邓小平同志致悼词》,载《宋庆龄纪念集》,第25—29页。

邓称宋庆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导人,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前驱,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廖承志的回忆录①把他60年来同宋庆龄的情谊以及对她在国事中所起作用的评价结合起来,是一篇更富于私人感情色彩的文章。像他的父母廖仲恺和何香凝一样,他的一生确实是同她的一生密切相联的。他第一次同她和孙中山在一起照相时才7岁,正是1915年她和孙中山结婚的时候。(到1983年75岁时,他正有可能担当宋庆龄长期担任过的国家副主席的职位,不幸因心脏病去世。)

①《我的回忆》(1982年5月29日),《廖承志文集》下卷,第650—652页。

在那篇回忆录里,他写道,“回忆真有一大堆。儿童时代的,欧洲时代的,香港时代的,解放以后的……从她一生革命的长河中每个阶段都可以看到,她一生是革命家,是斗士,以共产党员自许,而最后获得党证,是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誉主席。”

6月3日,她的遗体火化。第二天骨灰用专机送往上海,安葬在宋氏墓园。

为什么她要长眠在这里,而不是在首都某处建造宏伟墓地或者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同她的丈夫合葬?

廖承志已经说明了主要的原因,但还可以作些补充。她会认为,孙中山的历史业绩是他的功勋,她不应去分享。另外,在第十七章中曾经提到,解放前,国民党中曾有人对她作为孙中山遗孀的地位妄加訾议,她气愤地说,“他们可以说我不是孙夫人,但没有人能够否认我是父母亲的女儿。”这也许可以作为另一个原因。她父母的墓地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破坏,后经周总理下令修复。是不是因此而使她觉得她必须永远陪伴在她父母旁边?她的一生为公,但在她看来,死是私人的事情。

'伟大光荣的一生'

在她身后对她的评论中,即使来自对方阵营,对她的无私忘我、绝无个人野心,也是称颂备至。旧上海租界工部局的一位英国官员恰当地称她为“始终如一的谦逊”。他很有见地,看到了宋庆龄的谦逊是同她的力量和才干溶合在一起的。他说:

“但她又能具有极大的热情……她献身于暂处于劣势的那些人的事业……有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称她是(宋氏)三姐妹中最伟大的一位。”①

①O.M.格林着《中国对其独裁者的斗争》(英文),第105页。他曾任上海英文《字林西报》主编,这家报纸为英国人所有,是上海那些老资格的“中国通”的喉舌。

很久以前,法国名作家罗曼·罗兰就曾这样形容宋庆龄:她从外表看来是一朵柔美的花,在内心里则是一头无畏的狮子。

她的友人路易·艾黎在最后看到她的遗容时写下的诗句①中也表述了她这两方面的品质的结合:

芙蓉成长记之有女芙蓉初长成  妃来妃去:祭司带跑小皇妃  泪美人  介于石  与你有关的事&苏格兰折耳猫  桃花劫:绝色天医  好事多磨  儒道之天下霸主  众神遗忘的幻想之乡  替嫁丑丫鬟  福尔摩斯家的哈利  综影视--偷心游戏  越古遗情  网王 不是理想型  当L爹穿成乾隆  末世王者之路  爱妃朕要侍寝  重生渣男靠边站  随身空间之绝代风华  重生之军婚  

热门小说推荐
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凌火火的家庭会议凌天世界末日了,是我们三个人中的一个人造成的,这个人,不是我。凌淼也不是我。凌火火我哥是魔王,我弟要灭世,所以世界末日了,和我真的没有关系!...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

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由作者绵绵妙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军少娇宠未来大小姐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校花的透视保镖

校花的透视保镖

一代兵王从万丈悬崖下爬了上来,并且还得到了透视技能。一场意外,他成为了校花的贴身保镖,一边泡校花追老师,还要一边应付刁蛮总裁性感女杀手等美女的骚扰。没钱了就去古玩街扫荡一番,无聊了就调教调教这群美女,潇洒无...

漫威里的德鲁伊

漫威里的德鲁伊

暗黑2召唤系德鲁伊上身,穿越成为漫威世界一个普通的社区学校的校长阿尔文凝视着乔治局长的眼睛,用冰冷的声音说道我要把那些利用我的学生去干坏事的人渣从他们的老巢里挖出来。我要把他们的心掏出来看看,让他们付出终生难忘的代价。我要让他们知道!这里是我的学校!这里是我的地盘!...

绝色神雕

绝色神雕

一个现代少年穿越神雕的香艳YY故事拜师李莫愁,习得无上神功,龙游花丛,美人如玉,倚翠偎红,逍遥红尘,在神雕里打造一个庞大的绝色后宫!注本书绝对无雷。防低人士的首选精品。...

死神之地狱归来

死神之地狱归来

一切从穿越到死神世界开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