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部分(第1页)

在村庄最显眼的位置上,村子最高处房屋的青黑色为基调的飞檐下,刷着一块鲜红的标语,上面写着九个黑色的大字: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

这些,都是这个七十一岁老人的杰作,是他写给崇山村、写给中国和世界的名片。

没有正义就没有和平。说出这句话的王锦悌很谦卑,笑起来黑洞洞没有牙的嘴让他看起来更苍老。他生活得很贫困,大儿子智残,每天呆坐在门口,家徒四壁。但是从他空荡荡的堂屋里一眼望出去,就是那块鲜红鲜红的标语。细菌战诉讼让这个贫寒而普通的老人身上有了别样的气质:硬骨、尊严!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战争受害者的个人权利从来没有得到过关注和伸张。个人权利和战争的苦难感受长期处于被漠视状态。细菌战诉讼让他们发现自己有权力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个人从来没有那么重要过。

义乌原告的觉悟之高,出乎记者的想象。在他们的语言表达里,你总能听到尊严、和平、人类这样的远非一个普通农民经常会讲的话。

这是一种觉悟,这种觉悟是从“我”出发的,而不是外在强加的,它是一种油然的喷发和表达,它出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是一种力量,是中国民间稀少的珍贵的力量。

原告团秘书何必会把这种力量称为中国乡间的人权革命。他说,这场诉讼是场跨世纪的大诉讼,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大政治事件,诉讼带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一场发生在中国乡间、普通百姓当中的人权革命。涉及的内容是民主、法制,个人的权力和尊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跨越的一个过程。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长久的。

王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带着中国的农民自己去争取权利,让细菌战受害者为自己的权利去抗争,她引导中国的老百姓走向国际,这样的工作在中国少有人做,而王选做了。她走到农民的家里,向农民们动员;她站在田野里,大声地宣讲和鼓动;她带着农民进城,到日本,到美国,到世界上更多的地方,让他们在世界面前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就是王选超越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地方。

王选带给中国知识界的冲击是长久而深远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民众的距离太远,做具体琐碎事的人不多,投身这样的事业的人更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我们不能总用日本人的钱(1)

这是一个无法逃脱的悖论,王选常常被人问:到日本和日本人打官司,官司能不能打赢?打不赢为什么还要打?国家都放弃赔偿了,为什么还要打?

中国农村的老太太见了日本人就浑身发抖,她们的怀疑是根本的,发自内心的。她们一下子就回到了那个黑暗的日子。王选看到了,心里很难过。为了日本人的傲慢,王选和日本人争吵。王选也在做百姓的抚慰工作,那些她插队时常去家里玩的亲戚、老乡,见到了王选就安定下情绪来,他们不相信日本人,但相信王选,王选的话让他们放心。

“打了那么久,又不赔,就不要打了嘛!”好多人有这样的想法。

“对细菌战诉讼意义的认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打官司磨出来的,不去打这个官司,不把中国人的苦难拿到世界拿到人类历史上去进行比较,怎么会知道它意味着什么?”王选说。

在多次回答这样的问题之后,王选会变得不耐烦:“你问这样的话就是无知!谁是输赢的最终评判者?仅仅是日本法官吗?因为注定要输,我们就可以不打吗?!”

但是打下去谈何容易?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8年,40多次开庭,每一个原告到日本出庭一次的费用大约是1万元人民币。义乌的细菌战诉讼全部都是民间自发行为,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原告出庭要自己掏费用或者到社会上去找赞助。

王选和王培根在义乌动员了他们所能动员的全部资源,学生、朋友、部下,年年都要去做筹资的工作。“年年如此,大家都受不了了,一开始大家给钱痛快,后来也就难了。”

这笔数字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就连王选的母亲都受不了了,一开始王选回国经常住在母亲家里,后来母亲对王选说:“你不要住我这里了,你住一个月,电话费就要3000多块,我怎么能受得了?”

2003年11月,王选应一家网络公司之邀到宁波商谈捐款,可结果是现场筹款不足2000元。本来按计划将与100位企业家具体商谈筹款事宜,并商讨成立一个日常性的机构来处理各方捐款的,谁知到现场的企业家寥寥无几。开设在《浙江日报》的捐款账户的进账虽然有1万多元,但其中的1000多元是宁海中学的数百名学生积攒的零花钱。

一次王培根和王选在义乌筹钱,到了一家单位的三层楼前,王培根说:“我上不去了,实在不行了。”他的严重的哮喘犯了,三层楼都是畏途。王选架着他上了三楼,要了万元,给三个原告凑了路费。

王培根记得,第一次筹款筹集到的是7万2千元,这是从200户(个人或工商企业)集来的。几个人分了工,一家家地跑,50块、100块。“凑一个人的飞机票是很难的。”王培根说。如果情况好,一次筹集10多万元,但这也就是一次去日本开庭的花费。

尽管很艰难,王选还是给原告团讲,我们不能总用日本人的钱。日本提供的赞助也是市民团体的人到处化缘来的,诉讼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总依赖别人。

2005年7月19日,二审宣判,需要更多的原告和支援者去日本,王选在4月底就前往义乌筹钱。此次的目的是组织一个50人的声援团,前往日本。为了让义乌人能够痛快地前往日本声援,声援团被设计成声援之后变成日本经济考察团。组织者们用心良苦,如果只是声援,可能组织的难度就更大一些。

一个人去日本的费用是1万元,剩余的部分赞助给原告们。原告们多数是农民,他们的费用必须靠社会捐助。

《浙中新报》、科普协会等单位,请来了义乌各行业协会的会长、大企业家,金华市人大主任参加,义乌市的副市长特别强调自己不是以政府的身份出席的。义乌市府很支持,但不便于出面。

“这场抗战现在到了最后时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就看在我这么多年辛苦奔忙的分上,请大家帮帮忙。你们作为声援团去日本,是代表中国商界的态度的,你们去,我会觉得有支撑。”王选先作了一个动员。

“看在我王选这么多年辛苦奔忙的分上……”这话让人感到某种酸楚。会场有了片刻的沉默。王选开始讲形势,先说这次可能还是败诉。会场一下子变得很静。

王选接着说:“这次败诉,我们就到联合国去。因为细菌战是掩盖着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我们拿到联合国就是要让联合国知道曾经有这样的事实。我们要自己整理出这段历史,我们自己不搞别人怎么能知道,怎么会同情?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他们广岛原子弹受害,整理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们钱多文化高,更重要的是他们重视,搞得好。全世界都是他们的声音。……细菌战是历史的真实,是人类历史上很重要的事件,只有我们的声音传达出去,被听到了,第二步才能去讨回公道。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使命,要拿出义乌人的形象。我们这件事就跟打仗一样,我们手里没有先进的武器,但我们在创造条件,在拼!仗不可能一下打赢,要一步步来,打官司也一样。……日本人赔款对我们来说非常非常不重要,我们是为了我们的尊严。……现在是大家出力出钱的时候了。”王选再一次重复这句话。

《浙中新报》的总编当场表态:当百姓的媒体为百姓说话,义乌的诉讼我们义不容辞。参加声援出钱的企业,我们会用专门的版面来宣传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我们不能总用日本人的钱(2)

接着金华市人大主任发言,他说:“我不方便去,但我会让我的老婆去。对我来说细菌战是国耻家难,切肤之痛。”在细菌战当中,他的家里9天之内死了6口人。最后家里的死人都没有人埋葬。

原告张曙发言说:“我们条件不高,带着方便面去就行了。为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我们不站出来对不起祖先,对不起民族。这一次我们一家6口人去。老婆、4个孙儿孙女,我要让子孙去受教育。”

一世净安  若水龙图  他年遇知己  好口才好命运  诉魔  09王树声  诗经密码  少有人走的路  喜从田降  给心灵开扇窗  修正死亡  开发自己  喋血湘江  一部代课教师的辛酸血泪史:沙滩上的鱼  随身带着珠宝店  换脸重生  盛世中华之决胜台海  劫天运  追随她的旅程  心灵处方·女人篇  

热门小说推荐
不朽界祖

不朽界祖

元祖破天战诸界,青血染天万古流帝钟敲日震寰宇,一肩担尽古今愁!一个地球小子,得无上传承,他踏遍诸天万界,他会尽亿万天骄!他一点点的寻找地球先辈的足迹,焱灭鸿蒙界,炎帝已成了亘古传说,极道星辰界,秦蒙二字已成了禁忌,九源浑天界,罗城主已化为了不朽雕塑,荒古断天界,荒天帝已消失在万古时空中作者自定义标签豪门位面嚣张重生...

倚天屠龙夺艳记

倚天屠龙夺艳记

赵敏的娇蛮狐媚周芷若的举止优雅小昭的温柔体贴不悔的秀丽美艳蛛儿的任性刁蛮  一梦醒来,该是倚天屠龙的另一个新主角上场了...

极道天魔

极道天魔

妖魔横行,世人苦难。神兵魔刃,遮耀天下。手机上的一款游戏修改器,意外成了路胜脑海里的异能。也成了他在这个黑暗乱世唯一的依靠。...

遇见,傅先生

遇见,傅先生

父母重男轻女,把唯一上学的机会,给了并不争气的弟弟。为了凑够大学学费,叶繁星把自己嫁给了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他叫她小可爱,会教她弹钢琴,送她花,将她宠成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却只有一个条件,不能离开我。同学都说,叶繁星为了钱把自己嫁给了残废,他风度翩翩的出现在同学聚会上,让所有笑话她的同学啪啪打脸...

爆宠八零:重生娇娇女

爆宠八零:重生娇娇女

2o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胖喵儿死了,被一根鸡骨头卡死了!重生在了一个生了九个孙儿,盼孙女盼的眼睛都红了的阮家,瞬间成了阮家上下三代的团宠!胖喵儿笑眯眯,觉得这有奶奶宠,爸妈爱,哥哥护的小日子,真叫一个美滋滋哟。当然,如果没有某只躲在角落里,眼睛里放着绿光,死死盯着她的‘大灰狼’,那就更好了!某只‘大灰狼’冷笑一声上辈子没吃到,这辈子总要吃到的!胖喵儿へノ...

极品全能小农民

极品全能小农民

得大地之母传承,小农民从此掌阴阳滋万物。娶不到老婆?清纯村姑妖娆老板娘高贵女总裁娇美校花纷纷上门。农民收入低?他种的黄瓜远销海内外,他造的保健酒男人居家旅行必备。农民没地位?他连续五年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欧洲各大皇室争着给他颁发爵位。...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